丁磊:我完全同意刚才傅先生讲的,我想补充几点,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有很多自己的研究机构,同时GM也有很多研究机构。通用汽车在中国也有很多的研发机构。我们在中国和清华大学,和其他一些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合作。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和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柯锐思:一会儿回到这个问题上面来。我的意思是说政府还能够做什么?在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开始禁止使用这些不节能的灯泡,必须要使用节能灯泡。节能灯泡可以大量地节省电能。政府要求强制地使用这些节能灯泡。还有一些价格的调控手段,税收的调控手段。所以,从监管的角度来讲,是不是能做一些事情,政府有很重要的角色可以扮演。
丁磊:大家都说我们是希望能够鼓励节能的一些产品,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样来禁止某些浪费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一些浪费的行为,有些时候这是人的行为方式或者人的习惯。前面我提到,比如把石油价格上涨,石油价格涨了那么多,仍然有很多人要买车。全球以及整个社会怎么样才能够改变他们的行为,比如在今天,我们必须要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你们就得把空调打起来,这样反而对能效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全球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日本他们有一个想法,他们决定自上而下的方式,从而环保部长以及最底层,他们都开始不戴领带了,把空调的温度抬上去。
莫森·塔雷伊: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有的时候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能源,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不是需要增加能源。所以,他们是希望能够达到一种最大的使用能源方面的能效。他们说我们可以做些事情,比如关掉空调,等等。但是,对于生活的快乐性而言,不是这样的。生活是否幸福是一个很好的主题。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能源。作为一种奢侈品你可以用更多的能源,但这不是一个解决的方法,是一种文化上的、行为上的改变,这是可以进行改变的。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也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丁磊:我觉得这些是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而不是要有谁来进行控制。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我觉得这是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而每一个人如果都可以想要去减少能效,减少资源的耗费,选择一种更加便宜的方式。比如对我自己来说,我们公司是生产电子车辆,如果每一个人都想要去使用,都喜欢这种电子车辆,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社会的成员是否能够选择一种更加简单的生活方式,给我们的全球的环境提供更好的保护。
乐民信:刚才我们提到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些挑战,目前我们存在这种能源的消费,所以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不会实现呢?因为你不可能继续按照这种模式来进行消费。我想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政策,我自己觉得这是从文化角度来作出一些变动,比如关注一些社会问题。中国现在是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我完全可以说,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纪的中期达到8%的增长率,这样的话是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动。
还有发言者提到的核能的运用,中国的五年计划当中也提到了要把核能的使用量增加4倍,也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所以也是会达到15家核电站。所以,核电发电将会占整个中国的能源提供量的3%,也就是增加了4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许核能不是对于中国的一条解决方式,但是能效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许你会记得日本人的方式,也许我们按照日本的方式走的话,丁先生就不用戴这条漂亮的领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