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halid MALIK:我们现在是朝着低碳排放的目标前进,应该怎么做呢?基本上来说我们的产品应该有一个价格,而且我们做的方式非常的快。我们在中国有很多的政府单位讨论碳交易,我觉得这个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因为压力非常的大。美国方面也有这样的努力,投资在基础的群众身上,这样的话整个国家才有一个基本的目标、方向。现在问题是中国怎么样能够在这方面有加速度的做法。我其实是非常乐观的。
Nik Gowing:我知道大家有这个问题,张总我请教你一下,不知道你的公司对你的产品和碳价格定了多少。
张跃:我觉得其实现在欧盟包括日本都在向发达国家做碳交易。好像现在中国向欧盟购买是15欧元一千公斤。我觉得其实最重要是公众教育,比方说我们要知道把一一盏灯泡由荧光灯泡变成飞利浦的白炽灯泡。然后又换算成树,这个是最重要的。我刚刚在这里算我就发现,这个蛮厉害,差不多有四棵树。就是一只四十几万的白炽灯把它换成80多瓦的荧光灯,就相当于一年要种五棵树,这是很难种,而且它可以看到环境的价值,吸收二氧化碳的价值。
Nik Gowing:我想要问清楚的是,在你生产的成本分析的时候,有没有把碳数目放进去?
张跃:这个没有特别注意,因为我们的工业过程应该说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少的,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废物都要用起来,我们特别注重这一点,也就是在材料的利用方面,包括包装材料的利用方面。像我们就利用很多采购过来的原材料的包装,全部多次利用,比方说有一些直接用它的薄膜来包我们出厂的产品,用它的目标来做家具、做装修。倒是没有认真去研究过。我们生产过碳,比例很低。
Nik Gowing:飞利浦公司,你知不知道你所有的产品到底碳价格有多少?
Gerard KLEISTERLEE:我不知道。有些企业专家在欧洲或者是美国都有这么个建议,就希望根据每个产业来分析,在这样的产业有相对的流程,这样的话计算起来整个产业要不然都是对,要不然都是错。但一个产业如果对这种假设做的错误的话影响很大。碳价格到目前大家还不是很清楚,到底二氧化碳每个产业有多少,对价值影响有多少。
Nik Gowing:你知不知道有多少?
Mohamed H.AL.MADY:我们的排放都有计算过,到目前还是不错的,相对于我们的竞争者我们表现不错。成本越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少,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也是每个国家都朝着的方向。我们这个区域我们使用的能量非常的低。
Nik Gowing:在主要的公司是不是有很清楚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