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首页 > CCTV指南频道 > 博鳌论坛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实录]互联网的未来

CCTV.com  2008年04月13日 16:24  来源:腾讯财经  

  古坚·辛哈:对传统来说,他们获取信息不是很困难的,但是要得到知识的话,而且是对全球知识的吸取这是全球化造成的动力,百姓希望能够成为全球的知识网络之一,不管他们属于职业团体还是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留学、对自己的教育。另外,印度人民大概还有4亿多人口没有上网,三角形金字塔底下的这些人还没有运用,在将来五年可能是网络最需要的。

  主持人(邱震海):各个网络环境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互联网的公司像刘炽平先生、像李开复先生,亚洲的互联网公司是不是只能局限在亚洲的互联网市场,亚洲的互联网公司怎么走出亚洲?这方面从企业上来说有没有一些考虑。

  刘炽平:我先谈一谈。我们觉得互联网本身有两个特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它的文化性,就是说它对社会、对用户的理解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但同时它也有一个全球性,因为从技术的角度、分发产品的角度其实它是全球性的。当我们想每一个服务或发展的时候都要同时想这两点。

  我们看第二点的话,它事实上造就了很多非常全球性的公司,好像Google、雅虎,这些公司在全球都有很好的战略位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它在每一个大市场里其实都要有一个非常针对性的对用户的理解和对本地化的理解。邱先生刚才说过,为什么欧洲相对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可能没那么发达或热衷?我自己的观点是欧洲的文化挺大程度上是比较分隔的,就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国家之间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这样当你没有一个单一文化的时候,一个互联网公司挺难用一个产品服务那么多不同的市场。我们看中国市场的话,为什么在中国市场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绝大部分是中国本地的公司,我想文化的背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中国市场,因为互联网在发展的历史上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发展空间,新的创新、新的技术、新的服务其实都是会给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的服务带来很多机会。我们自己本身的策略先是立足中国,把自己本身的文化优势尽量的利用,同时为广大中国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互联网服务。

  同时,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告诉自己,其实互联网是有全球性的。我们本身第二步是不断地去学习其他市场的前辈公司非常优秀的东西,或者是有很多创新型的公司,好像美国、韩国的公司其实为我们带来很多学习的机会。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虽然你的目标市场可能是一个市场,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你需要在全球舞台上跟大家比较的能力。

  第三是我们有没有很成功的把中国的服务带到外国,这是很有机会,但我觉得需要不断探索。在这方面开复有更多的经验,因为他是要把全球的经验带到不同的国家。

  李开复:Google在2001年推出了中文搜索服务,但是这个服务没有在中国被广泛的接受,因为这个服务是在美国的华人开发的,他们理解中文,但他们不那么理解中国的互联网了,所以到2006年Google在中国开创了我们的研究院,雇佣了几百个工程师,我们慢慢意识到虽然我们原来的中文处理做的还不错,精准度做的很高,但没有把握住用户所需要的。所以06、07年我们花了一些时间把不足补足了,开发了用户的需要,这两年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在继续提升。从这个经历我们看到,如果美国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基于自己在美国和欧洲的成功,认为复制一下就可以得到在中国的成功,这是错误的。因为只有中国的工程师、中国的团队才能理解用户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在中国创立了45个研究院,包括大中华地区的三个,我们认为这是很关键的性,对未来的市场份额、用户喜爱度都会有所提升。这对中国公司希望走到国外去是有启发性的,同样我们不期望一个中国公司纯粹在中国开发让美国、韩国、印度其他国家喜好的产品,一定要在当地有自己的团队。我看到腾讯的产品是有创意的,也期望得到国外的欢迎,期望有一边腾讯能够在国外创立自己的团队,把产品带到国外去。

  主持人(邱震海):从风险资本的角度沈南鹏先生怎么看刚才各位说的话。

  沈南鹏:首先是中国企业是否要走出去的问题,我有两个看法,互联网确实有本土化的声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话它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即使像美国已经走在全世界互联网的前列,当他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刚刚跟李开复聊天的时候,他说Google是唯一一家在中国独立运作的互联网公司。其他领先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只能通过收购的方法,而且往往是这个行业中的第二名、第三名,即使这样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有两家,一家是腾讯一家是阿里巴巴,他们的商业模型在美国也找不到同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话,他要在产品上、服务上进行重大改变才能适应本土市场。

4/1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