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我的理解就是,明年对商用车就是利好的消息,但是利好市场份额是做好准确的那些企业。赵主任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十七届三中群会召开,出台了这么多惠民的政策,得我们商用车来讲,有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今年五一在一个五征。
赵航:对农村土地可以扭转,给农村一系列政策,肯定对我们城市工业化或者说城市的工业产品的市场开拓了一个更大的空间。由于有了这些政策,可能农民手头没有千也可以变,也可以低压贷款,现在好多的商用车,货运的专业户,他都是租赁的车,或者是按揭的车,融资租赁的车在运行。原来都是东家借西假借的,现在可以通过地的土地低压来获得资金,对我们的商用车是有利的。再有一个,农用车这些年有很大的市场,一个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农用车有支持,它的驾照也简单,购置税也好。但是扶持来扶持去,这些农车厂越来越不规矩,都装了十及吨了,还叫农车。所以国家要下决心把这个农车取消掉。实际现在从7258和所有的法规,也没有农用车这个词了,只有三轮车和低速四轮车,这实际就是原来的农用车。取消这个名字不重要,实际是要取消农用车这个档次,因为它的安全性、环保、各个方面都不行,要用汽车来取代。但是现在我们的汽车还拿不出这么低成本,这么低造价,这么能承载的合适的车来代替。我想,随着我们市场规范、法规加严就会有这样的市场。
张小虞:两年前我看到了一个调查,要做到村村通,山东是每改造一公里农村道路,就增长一部汽车。所以,农村的车从今年1—10月份的数字看,全行业平均增长10恩%多一点,其中卫星面包车增长16%,微型的载货车增长22%,大大的高于总量的平均增长速度,而这些车卖到哪里去了,卖到农村需了。还有2000多万辆摩托车,多半在国内,国内卖到哪里需了?卖到农村去了。所以农村的摩托车跟小轿车的功能一样,也是可以坐四五个人,拉猪可以拉两头。所以,这是巨大的市场。特别是要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以,我们汽车工业最大的页式,我跟邱晓华先生谈,他就讲什么叫市场?差距就是市场。我们现在的保有量平均差不多25个人到20个人一辆车,全世界平均8个人一辆车,我们到被实际的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所有的人均指标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今天上午在我的报告里面有一些话我没有讲,把汽车妖魔化的问题消除掉。石油是人类地球上共同的资源,凭什么就让发达国家的人天天烧汽油,不让我们烧,烧完了就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我看到一个材料,一头奶牛每天排出的二氧化碳跟我们的一辆汽车一样,因为牛宰了,不喝牛奶,那喝什么?这个话专门是针对汽车外妖魔化,什么都是我们的实。我们省部长82年就讲了一句话,世界上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因为需要油才得到了发展。所以,30年前节讲石油危机,30年过了还在讲石油危机。那一年全世界的青年大会,在人大会场上面做了好多的专家,有人就去讲,什么时候能够氢能够代替石油,上面就说,很简单,没有了石油氢就代替了。这次,我们班毕业40周年,我们专门到大庆去参观,我跟大庆的技术人员交流,现在大庆的原油保留4000万吨到45000万吨,他们以后还要保持。我今天在报告里面多途径的解决能源的问题,人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地球上的能源守恒也没有跑到别的星球上,什么时候地球上没有能源了,就是考虑人的生存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这个产业有信心。
付于武:刚才张会长跟赵主任讲的,对农村市场一定要到农村市场,大第一线去,到最需要汽车的地方去。市场潜力最大的地方去。我们期待我们企业在农村市场有新的作为。下一个问题,问李市长,跟李市长对话很难,因为他老搞市场规划。一个新闻工作者,而且关键又很犀利,跟我们搞汽车生产和研发的不一台岩一样,所以我很欣赏他的个性。最近我参加一次会议,也是讨论形势的问题,他跟别人讲话不一样,大说什么呢?经济学家在有点时乐观的时候他就盲目的乐观,形势估计得特别好,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很悲观,企业家不是,企业家能够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我想我把当时得到的东西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是不是请李市长再说说。
![]() |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李庆文 |
李庆文:判断经济形势的时候,在我们国家里面最有话语权的人,一个是政治家、一个是企业家个,一个是经济学家,三个人发出的声音有重大的差异。现在有很多厂来宣传我这个观点,就是说经济学家他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往往是从理论,数量分析、概念和他得到间接的资料来判断。因为他获取的信息和资料不是第一手,不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这个时候,他往往看到的东西比如说数量或者股市一波动,说要涨,涨到三千点,涨到三千五百点了,然后他就说,奥涨到四千点,我们广东这个地方更起初,有去年有的经济学家长说股票涨到一万点。当房地产涨价的时候,在北京有的人说,在二换内的房地产还要涨,要涨的每平方米五万到六万,在北京我曾经听好我人这样讲,说二换异类的房地产是无价之宝,是最紧缺的资源,是卖掉一栋就没有了一栋。所以,所有的房地产都在涨,现在开始跌,大家说跌得还没有到位,还有跌的空间。所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这样的,但是这种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企业家不一样,企业家要冷静的面对现实,面对自己企业的面世,面对自己,面对自己市场的现实,面对自己用户的现实。他不仅仅是是要运动理论的概念,还要用数字来推动,企业家还要有一种直觉,他直觉的判断是对各种信息最有效的整合,最高效率的整合。政治家的判断,就更有意思了,我举个例子,可能也不妥当,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要赶英超美,我们往往说毛主席太浪漫主义,太理想化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今天的现实,我们确实是赶上了英国,我们确实也在正准备,我们汽车领域也正准备和美国竞争,或者我们也有可能赶上他们或者超过他们。
付于武:你刚才说美国三大汽车遇到危机,你觉得对美国来讲,是危机,对我们有没有机会呢?
李庆文:美国的问题是这样的,无论我们汽车报对国际汽车界的报道,还是对金融危机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我也参与其中。我记得这一次美国出现的危机,首先要看美国这次经济危机根本的根源是什么。它的根本的根源应该说就是它完全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破灭。二战以后,我们市场经济和政策,大家膜拜的尊敬的向往的模仿的所谓的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特别是苏联东欧出现了剧变之后,华盛顿共识更成为美国人向全世界兜售的模式,也是美国人骄傲的模式,美国这次经济的危机,金融的危机是他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因为它对金融机构缺少监管,没有的同行没有监管,过去我们不太清晰。没有人监管美国同行,美国的一些消费的信誉,等级的评价机构也没有人监管。在美国的经济体里头,缺乏监管,缺乏必要的政府的宏观调控,这是一个他的失败的地方。这种的经济理论,这种经济的理念,导致我们汽车行业必然出现几个过度。这几个过度一个就是过度的消费,美国汽车它出现今天大幅度的下滑,它也是一种消费的回归,它不仅仅是美国今天导致的消费的突然之间的崩塌,因为事实上美国人一个家庭,它不仅拥有一辆车,我们过去单一的模式,或者我们在参照的时候,美国的汽车消费一个家庭两辆车,夫妻两人一人一台车,现在回头看,它实际上也是一个过度消费。再有,一个家庭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车,设计创新的产品,自己都不信,但是有一个强大的推销手段,由于这种消费文化,反而卖得很好,让他不理解,我们那个报道就是剧中人的解密,过度消费也导致了美国汽车。我们中国恰恰是消费不足,我们一个家庭还没有一台车,他们是过度消费,我们是消费不足,美国的汽车就是过度软化。什么加过度软化呢?美国汽车这几年它推崇的是我要用服务领域、金融领域里头或许利润地因为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宣传过,现在回来反思,通用和福特的利润来源主要靠金融。它过度软化的之后,使它的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能力弱。就是产品制造基地向产业制造基地,他把产业忽视了,他过度软化了。第三个,就是美国汽车过度放任。因为近十年来,特别是九九一以后,美国汽车更要放任,不是美国汽车自己想放任,是美国政府过度放任。因为美国汽车业时钟在呼吁政府要救他们,但是布什,这界的总统我觉得是对汽车行业最大的阻碍,他从来都没有救过汽车,从来没有对病入膏肓的汽车业伸出过手。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在争论,到底救不救美国的汽车市场。我们现在要反思美国汽车业的发展,我们过需认为美国三大集团控制了美国整个汽车业是最佳的结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美国三大集团控制了美国整个汽车业是不是最好的机构?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中国的这种形态,我觉得是很合理的,试想一下,我们中国汽车线对这样的困难,只有一汽、东风、上汽会是怎么样?所以说,它有一个过度集中的时候。
还有一个过度,就是过度开放。我给它一个定的,美国汽车产业的特点,产品种类繁多,产品的链条特别长,无论是通用和福特,还有克莱斯勒,他们的车型非常多,过度开发。和日本的企业不一样,日本企业和德国的产业,都是产品分类清晰,产品品类集中,产品定位准确,绝不重复。集中力量做好一两部车。我们广汽的也是这种,把有限的资源最佳的资源配置好最好的产品上,针对市场的需求,把它做好和做精,使我们的资源浪费减少,但是美国不一样,事实上,我觉得这几个过度,必然导致美国汽车出现这个问题,当然美国汽车何去何从,我真的是不知道。但是我观察这个过度,认为美国汽车就是这些。还有一个,我们要学习的话,我觉得学习这么几个能力,一个就是美国汽车的国际化能力,美国汽车国际和程度是高的,他从国际公司变全球公司,是整合了世界的资源,他带国内的资源虽然很不好,但是带国际上发展得很好,比如说福特在我们这儿发展得很好,它没有国际化,它就输得很好。第二个就是品牌培育能力,美国人善于做品牌,美国人的车在中国可能造得也不是很快,但是再中国卖得很好,就是品牌塑造能够很好。第三,就是品牌自我修复能力,破戒危机的能力,化解能力的值得我们学习。公关能力整体一致行动的能力值得我们中国汽车学习。到目前为止,我们中国汽车业界还从来没有摆出过像美国这样的状况向政府求援。我们和美国汽车比起来,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
付于武:他本身就是经济学家。下一个想请教奇瑞公司的李立忠副总裁。奇瑞发展到今天,实在很不容易,从物质挟泰上,他去年达到了100万辆,出口累计也有20万辆了,保持连续五年我们轿车出口量第一。从意识形态上看,它是我们旗帜,国人对自主品牌整个的期待都压在了奇瑞身上。我再天津的时候讲,我作为一个行业同仁,都能感觉这种压力的沉重,最近我看到网上一些网民都在讲,这次冲击对汽车的自主品牌的冲击是最大的,也有人说,肯定扛不过去,也包括奇瑞和吉利,今天奇瑞的老总在,所以我请李总谈谈奇瑞的在面对这样一轮经济危机的时候,奇瑞的战略和调整,和你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