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下一位就是曾总了,前几天到长春做了很长时间关于消费结构升级的讨论,他说中央部可能不管汽车,为什么呢消费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根本手段,只有汽车能够拉动内需。您对北京车号限牌限量,您同意吗?
 |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曾庆洪 |
曾庆洪:我在前几天全国人大的会议上有这样一个建议,我是非常不赞成限制的,特别是当时的上海,我是上午讲这个问题,他们下午的蒋市长马上就反对我的意见,当时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了,我想限制这个车,主要的问题是解决我们的城市的交通的堵塞的问题,但是我想,如果限制上牌不是上策,我觉得有很多的办法,我建议在消费税这块,能够尽快的实施,鼓励汽车购买,适当限制一些使用,这个还是可取的。所以我想第一点是建议国家尽快出台这个政策。但是在使用上,大家适当的考虑成本的问题,适当提高使用的成本,这个我是赞成的。第二点,我的观点是在管理上怎么样完善。像很多人都去过日本、美国,包括香港,问他的车的保有量,比我们多得多,6000、7000,我们两三千,我们大陆有多少大?高速公路什么路都好,都不是很大,按照这个比例,管理上有很大的改善。我当时在调研的时候提出的很多的,我们的规划部门、建设部门,设计部门,都是不协调的,设计不考虑管理者,管理者对设计又干预不了,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多的问题。还有一点,我们交通运输的问题,我们现在过马路也好,人也好,单车也好,为什么日本、香港它的通过性速度这么快?你们看看香港,看看日本,一到黄灯转绿色的时候,它多快的速度通过?我们可能花一倍都不止,要不是就是推单车的,要不就是走路,这样走路的人过来可能又转其他的,我想外国的网络更多了。在管理上,在政策上,这两个问题如果能够完善的话,我想还是上上策,我想对限制上牌还是表示强烈的加强,谢谢!
付于武:好,北京也问到我,你怎么看?我也是坚决的不同意。我还想问曾总,广汽这几年的发展是非常的顺利,市场表现得也非常好,依您的判断,您对中国乘用车的市场,你做如何评价,他的基本走向如何?
曾庆洪:我想大家作为汽车行业最关心的就是怎么样去策划我们明年的计划,明年对市场的判断。其实我们今天也在探讨。作为我个人,在这方面要做明年的计划,我们也做了调查。乘用车在今年跟整体的车一样,1—10月份也是11.%,大概是这个数,但是今天上午徐老师讲,是下降了。对于明年,特别是目前这种形势,明年我们认为面临更大的挑战,刚才张市长也说了,百分之几,我想对明年整个经济的走向,除了现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有其他的影响。我看了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的研究中心的资料,明年估计中国也确实是8.5%,我看的中国的研究数和日本的研究数是一接近的,一个是8.3,一个是8.5。基本上这个预测还是比较准确,如果没有这个增长,中国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不保持这个增长率,中国遇到的问题会更多。我们这几个月我有朋友在陕西做煤的,已经有十万吨运不了了。他跟我说不做煤了,做车,他是煤老板,这个就非常的明显,整个经济一动,包括资源方面的,上游和下游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明年我想中央也会考虑,会适当的增长。最快的话,我想也很赞成张理事长提出的只有GDP的增长跟国家相应的政策特别是4万亿的资金,相信这两年中国很快能够恢复。日本的资料看了,三季度开始慢慢的上升,明年1—2季度其是在10以下,在三季度开始有恢复。整个增长可能是5%—10%这个数字,这是看的资料的判断。
作为我们广汽在这方面也做好对策,今年这两个月我们最重要的是压低库存,稳定销售商,我们几家企业已经采取了措施,该减产的减产,该停产的停产。现在我们的很多车降到连销售商、厂家都亏了很多,这都是我们这两个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明年要适当的增长,很多的厂家也会按照适当增长来做,但是我现在有一个头痛的问题跟大家探讨一下,我跟一些合资伙伴都讲,不同的合资伙伴对明年市场的判断想法完全不同,有的很乐观,有的很多是机遇的问题,有的合资伙伴都在压,究竟有没有5%的增长,有的合资伙伴讲大于10%,这个争论看大家的判断,但是我想,明年我们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增长,这是我们对明年的判断,GDP的增长,可能会拉动汽车市场,所以明年我们乘用车的市场肯定会保持一个怎样。
付于武:感谢曾总,起码不是负增长,也不会是零增长,我看他的观点非常的鲜明。下一个,我想问一下商用车,请我们中国汽车中心赵主任来回答,跟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前景好象比较乐观?为什么呢?今年上半年,国家一直在宏观调控,控制信贷,加速基本建设。最近是出手要重和块,4万亿,10个方面重投,扩大内需,这对商用车来讲是利好消息,赵主任您是怎么看?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赵航 |
赵航:应该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大的项目实施,对商用车是直接的利好消息,对乘用车要有传导。这几年我们实际上发展主要靠基础设施建设,地铁、铁路、公路建设的拉动,这4万亿主要用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肯定对商用车是利好的。但是,这个利好对每个企业来说,机会也不一样。前一段商用车是山东济南卖得很好,他一个月卖的量大概是东风和一汽加一起量的综合,主要是它抓住的一个自主开发,没有走共轨这条路,抢市场的先机。不管怎么样,无论从欧洲的公司或者说我们国内,都有成功的企业,在政府新发布的好多的问题上,我说你不能限制车的技术结构,它只要达到你的标准法规,你就要给我,只要满足现在的要求,你就要给我,其他的都不要管。所以,我想现在对商用车来说是机遇,但是不是每个厂都是均等的机遇,各个企业要抓住这个市场的机遇,要跟上国家标准法规的要求,不能用不成熟的技术。现在三鹿奶粉的案件,对汽车业也很大的震惊,我们汽车如果你做一般性质量不好,内饰不精细,油漆不够光滑,或者有磕碰,这些是你加水,如果你的安全气囊,安全带座椅,这些安全作用不起作用,这实际就是相当于加了三聚氰氨,这是要命的。我们无论是乘用车和商用车,都要规范市场,打假或者保持我们车辆产品一致性的问题。一致性对各行各业来说都有,我们上家具店定一个家具,一看到就是这个家具。我们4S店销售的车是不是跟里认证的是否一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因为它可能要降低成本和造价,还要选择厂家来降低成本,这样就牺牲了好多性能和质量。所以,这些是从我们政府开始抓质量的就要这个问题,蓝皮书多少公里不能有故障,这个是计划经济。现在政府管车,不光光是质量,质量是由厂家来抓,政府应该要管形式。有不一致的政府来管。三鹿奶粉这个事件,应该是政府负责,最后也是李长江负责了,最后也辞职了。所以,我们无论从商务车、乘用车,都应该从一致性开始,从你认证的时候开始,保证这个车在市场上,消费者拿到这个车从你实验机构的车是一样的。如果说我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有差距的话,最后做的时候一要超过。我们的质量控制得不是像这么好,这是我们的差距。所以,还有其他问题,像商用车,燃油供给问题。有的商家为了适应市场,如果你给O3设计这个软件的话,它就会出问题。像这种一个是政府要管理的内容,再一个厂家也存在不公平,不正当的竞争,这样都会对你的市场有影响。再有是商用车的市场,要开发大二、三级市场。我们现在跟一个市场公司有一个分析,通过一个半年数据的分析,我们要注意二、三级市场的开发,保证它有维修地点,保证他购买和使用的方便。我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