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发挥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彰显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主要看点所在。 民生新闻在舆论监督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批评某些问题、揭露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阴暗面,必须抱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态度,目标是有助于问题和矛盾的解决,而不是扩大矛盾和加深问题复杂化,目的是补台而不是拆台。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批评报道尤其要强调真、准、稳,一定要深入现场采访,把事情搞清楚,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问题的实质和要害,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的、准确的报道。只有事实站住脚了,报道才能以理服人,才能使被批评者口服心服,也才能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惩前毖后的效果,促进各种问题的解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三是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积极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用活生生的、生动的事例来宣传法律,宣传遵纪守法,揭示和批评一切违反宪法和法规的行为。坚持以法律为依据进行报道,做到“尽职而不包办,干预而不越位,果断而不武断,帮忙而不添乱”,从而确保舆论监督的准确性、正确性,更好地发挥新闻传媒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的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类的报道难度大,它往往涉及的是政府行政部门的不作为或乱作为,或是某些大企业、大集团的店大欺客行为。作为老百姓,打来电话求助,往往已经是万般无奈了。作为媒体,有责任为他们做一些份内的事。作为民生新闻,在这方面要有勇气碰硬,特别是一些看似有实力、有实权的部门或单位,遇到问题要有一视同仁的心态,认准问题一追到底。这样,才能体现媒体的公信力,赢得受众的信任与尊重。今年,我市某大型商厦无故不给业主供暖,造成水管爆裂,商户受损,为了这件事情有个说法并得到解决,记者先后七次前去采访,最终不仅促成了事情的解决,商厦负责人还专门为自己逃避问题的行为向业主和媒体作了道歉。
这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纠纷和投诉也成为热线的主要问题。对于典型的事件,《大事小事》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有些问题涉及本地大的房产集团,说情的电话很多,但我们每次都能顶住压力,只要事实无误就安排播出。久而久之,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企业往往不再想法托人情压稿子,而是主动配合媒体解决问题,树立了企业不护短负责任的形象。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大事小事》报道的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既有事关上百万资金的大案,也有仅仅就是一个五元钱的燃气配件。对于这类报道,我们把它看成是民生新闻的生命线、连心线,是树立口碑,建立互信的有效手段。
民生新闻从破壳而出到现在,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思索。现在,也有观点认为已经进入了“后民生新闻时代”,我们认为,正是经过了这几年的振荡,民生新闻才逐渐蜕去浮华,做回本我。噱头永远都是昙花一现的,只有扎扎实实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本本分分贴近受众的普遍意愿,它才能延长成熟期,并孕育新的形态,实现民生新闻更高层次的升级换代。
(乌鲁木齐电视台)
责编:雍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