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CCTV指南频道 > 博鳌论坛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实录]博鳌论坛之电信的持续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CCTV.com  2008年04月12日 14:36  来源:腾讯财经  

    王建宙:运营商如何来对待来自互联网的企业、来自手机制造商关于经营模式挑战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讲了。说到模式问题,我补充谈一下关于数据通信的价格问题。我是同意这种观点的,就是为了使我们的用户能够更多的来使用数据通信,我们应该对数据通信的费用和数据内容的费用保持一个比较低的价格,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应用,因为现在正是处于数量快速发展的过程,适当的降低价格有利于增加数据的使用量。谈到移动通信数据的价格问题,我还想说一个事情,现在移动数据价格最高的是国际漫游,国际漫游的价格要比国内高很多很多倍,但是国际漫游的费用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决定的,是要各国运营商合作制定一种合理的结算价格才能够达到降低费用的。我们现在有些方面已经明显感到由于高数据国际漫游费限制发展,我们有一种服务叫“手机报”,它利用MM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用彩信把当天的新闻、图片发给我们的客户,但是有的客户出国旅游、办公司的时候突然觉得那么高的数据通讯费用,是不同的数据费率引起的。后来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个措施,凡是客户国际漫游了,他又是手机报的用户,我们发一条通知,如果在国外每天继续收手机报的话会有很高的漫游费,你可以取消在国外的这个功能,这样就限制了发展,所以我觉得各国运营商有很好的协商。我本人在巴塞罗那的MMS大会上以及在澳门的MMS大会上呼吁能够把漫游的结算价降下来。

    克雷格·蒙迪:我想发表两点评论:

    第一、关于商业模式的问题,在我们使用因特网的时候,从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移动服务到比较尖端的服务,有一点是比较有意思或谈论价值的,之前是每个端点作为支持的来进行整个架构的构建,它需要两个因素:一是必须要有一个发达和完善的广告推销市场,二是使用数量的增长。但是如果你真的是在某一个特殊市场进行推广的话,这个广告的宣传效果可能并不是非常好。

    第二、屏幕的尺寸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你服务进行限制的领域,有时候限于屏幕的问题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提供。之前我们也谈论到了哪些可考虑的商业模式支持未来的发展,也就是基于手机的平台使把一些基础的手机应用和未来的领域发展趋势进行结合,包括超越手机屏幕的尺寸和大小限制实现多功能在一个平台之上的整合。当然也涉及到一些硬件和成本的问题。

    另外也是和商业模式有关的有意思的问题,在固线运营的条件上我们并不是单纯限在电缆通讯方面,数据的传输和速率也比较高的要求。同时,我们在某一些国家和地区面临速率提升的法律规管和政策问题,怎么办呢?就是采用中介的一个无线平台,韩国有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叫做YMS的平台,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使不同领域层次的人士能够跨越这些数字的鸿沟,能实现这些服务和信息的共享。有些时候你可以在传输速率上有一定的限制,但它可以超越所有物理的界限,包括你在家里、零售店,在任何地方可以把固线电话和移动通讯的内容进行结合,就可以实现服务内容的本地化。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某一些国家和地区某一些领域可以把高度统一的东西本地化,也希望在未来推动更多的用户使用我们所推出的基于移动和网络时用新的思维方式。

    拉马多莱:我想谈几点,移动通讯整合了几种内容和服务信息,我前面讲到内容共享、服务共享等等领域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我们相信未来内容的提供商和内容集成商之间的融合将会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并且移动服务的提供商和内容服务商将会成为未来整合中非常重要的渠道,而且他们以中介的形式和角色使整个移动通信业界尽可能快的采用一些比较高的标准。未来技术将会走向融合,也就是说这些应用项目能够超越所有平台的区别,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实现很好的服务,关键是把那些成本的问题和未来服务的不断增长、应用程序不断增长进行很好的结合。像雅虎这样的好公司在数据整合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之前所认为的平均限度或阈值,他们可以跨越系统的限制,同时它也能够使开发者、使用者和用户很好的在比较易于用户使用的界面上开展互动,同时对于生产商和服务商也是一种呼应。当然社会的交流和互动也可以通过趋势的发展加以实现,这将会成为世界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媒体密集型的内容分布和之前简单的信息发布、文本信息发布将会实现融合。同时使一些移动手机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非常直接、非常简便、易用的结算,同时可以跨越物理的限制,包括地理、距离、在终端方面的限制,来实现很好的交流。在某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非常高速的发展,比如说诺基亚公司已经实现了游戏高速发展和下载的功能化,与原有的移动终端进行融合,这是在未来方面走向融合的一种体现。

    李开复:我们听到了很多很有趣的应用,还剩下25分钟左右,下面把话筒交给观众,看看哪些人有问题要问在座嘉宾。

    提问:问王总一个问题,iPhone在全球已经上市,中国的消费者也非常关注,听说iPhone苹果也跟中移动交流,我关心的问题是iPhone与中国移动谈判进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可以与消费者见面?

    王建宙: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跟苹果公司一直保持着接触,双方都表示一种意向,就是我们愿意引入iPhone的电话到中国移动来,同时iPhone也表示对中国市场很大的兴趣,这两点我们达到了共识。但是,引入有很多细节问题,既涉及到经营模式的问题,也涉及到其他商业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开始进行正式的谈判,所以你说什么时候引进来我现在还说不出时间表,但大门是敞开的,只要客户喜欢这种类型的手机我们会积极促成。

    提问:我想问一下王总和在座各位,刚才讲了国际化的问题,实际上在收费方面有很多国际化的合作,刚才王总举例讲国际收费的问题,您对国际化电信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怎么看,有小业务的合作,也有股权合作,当然我们也在做并购方面的东西,在座各位怎么看未来国际化之间各个公司之间的合作趋势?

    王建宙:刚才说了国际化方面需要国际间的业务合作,这是我们做的最多的,同时我们也很关注对一些国际的拓展,包括兼并和收购。上个星期我们在巴基斯坦推出了中国移动的第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叫ZONG,这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第一个国际品牌。一年之前我们在巴基斯坦收购了一家移动通信的公司,一年来的感觉首先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新兴市场,它的移动通信发展跟中国的情况有很多相似,比方说巴基斯坦农村也有大量的客户开始使用手机,而且巴基斯坦每个月净增手机的数量也是非常之大的。这样我们就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在巴基斯坦得到应用。

    另外,中国移动规模很大,我们的规模当然可以带来比较高的效益,比方说采购方面的效益,所以我们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就使现有的覆盖大大改善了,我们刚接手的时候,全公司只有800多个基站,现在达到2500个基站,到今年年底可以达到5000个基站,同时按照中国移动的经验我们建立了客户的服务系统、计费系统等等,从4月份开始我们正式推出新的品牌,大规模的进行业务的推销。我想这只是一种形式,收购、管理控制并把好的经验移植过去。同时我们还可以以小股东的方式参与国际电信公司,因为对外拓展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做的很大,先作为少数股东,然后逐步积累经验再扩大,可能更加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如果你要做控股股东,世界上那么多电信公司都盯着世界上这几块有限的电信资产,结果把这些电信资产价格弄的非常高,所以要控股、管理控制就容易把价格弄的很高,这是不现实的做法,这是我们目前的思路。

    金信培:韩国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有创新性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市场特色、商业模式、内容提供,同时,我们渗透率也应该达到很高的程度,所以意识到市场有限,必须把眼光放大,跨越韩国市场,我们与中国联通合作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我们也是中国联通的第二大股东,现在我们也在研究与中国其他运营商合作引入更多的应用和服务,进一步到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我们有400万的用户是在越南,我们也在控制着这些网络,同时在美国也有我们的存在,我们有很多高级设备的运营,还有移动虚拟网络、服务等等。同时,我们还有其他很多营业模式和商业模式,比如说用在手机上等等。它们总的价值也是非常大的,超过其他运营商价值的两倍或者更多,同时我们也是联合会的成员之一,我们把我们的服务建立在用户基础之上,我们有着3亿的用户,同时还包括其他亚洲的运营商等。对于这样的合作和联盟,对信息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移动运营商来说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在全球角度上我们跟Google、苹果、诺基亚都有着全世界范围的合作,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我们要超越我们的范围,我们需要发展一种合作模式或者是兼并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扩张平台的能力,而不仅限制在当地市场。我们也是集中精力进行着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我们的信息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韩国在信息化过程中这种国际化的模式是不可或缺的。

    拉马多莱:全球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对印度也是这样的,我们的运营商以自己股东的方式或合作伙伴的方式参与,印度也到南非参与这种国际的合作,这也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方式,使我们进一步扩大业务和行动,改善我们的商业模式。

3/4 < 1 2 3 4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