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
广播电视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没有在宣传工作上出现任何政治性的导向偏差,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下功夫,坚持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上下功夫,上上下下牢固树立了“正确导向是媒体生命线”的思想,宣传报道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深圳广电集团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杜绝低俗化之风”方面的体会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牢记宣传为本、内容为王的社会责任,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坚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三贴近”理念,树立主流媒体的权威。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保障——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形成遏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上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搭建起一个政治意识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度大、管理科学规范的宣传管控平台。
(一)领导学习制度:集团领导班子从自身抓起,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的最新方针政策。集团定期每月召开两次宣传工作例会和两次广播业务编务会,从整体上把握宣传重点和方向。会上提出集团每月宣传报道工作意见,明确宣传报道重点和注意事项,下发各频率频道具体执行。同时根据需要随时增开工作例会,比如就文博会、高交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专门召开专题工作例会,部署宣传工作重点。
(二)常规新闻宣传管理制度:每天召开新闻编务会,由总编辑或值班副总编辑对所有日播新闻节目进行把关。会议由集团新闻中心、新闻频率、都市频道、公共频道、财经频道新闻节目制片人参加,主要是讨论各栏目当天新闻报道的重点选题,值班领导对敏感题材把关并统筹安排集团新闻采编力量。
(三)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集团宣传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栏目、节目的运作流程,使集团宣传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去年至今,集团重新制订、修订和完善了6万余字45个文件的《深圳广电集团宣传管理文件汇编之一》,其中先后制订了《深圳广电集团品牌栏目考核暂行办法》、《深圳广电集团电视栏目制片人管理暂行条例》、《深圳广电集团指令性节目播出管理办法》、《深圳广电集团监听监看暂行条例》等多个涉及宣传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四)宣传管理绿色通道建设:建立了与市委宣传部联系的绿色通道。目前,市委宣传部的采访通知、宣传提示、宣传精神均通过热线传真直接传达到集团总编办。总编办再通过集团内部OA办公系统,及时将各类宣传通知、会议纪要、宣传提示直接传送至宣传口各部门,对外联络的绿色通道和集团内部的OA办公系统起到了良好的上传下达的沟通作用,明显提高了办事效率,保障了宣传指令的畅通。
(五)舆情报告制度:建立重大敏感问题以内参形式上报市委宣传部的运作机制和舆情报告制度。
对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敏感话题,不适宜公开报道,集团均以内参的形式上报市委宣传部。比如,深圳发现红火蚁、西丽派出所非法查扣蓝牌车、龙华特大车祸等事件,集团都向市委宣传部提供了文字、视频材料。同时集团完善《舆情情报》报告制度,仅去年,就完成200多期《舆情情报》、50多期《舆情调研报告》,每周定期向市委宣传部进行汇报。
(六)完善视(听)评员队伍建设:集团每年从社会上聘请30名热心观(听)众担任视(听)评员,其职责主要是对集团所有自办节目进行纠错,小到字幕的错误,主持人的服装、发型、语言风格,大到栏目定位、频道频率发展等等都可以提出意见。同时,集团专门出版了内部刊物——《视听交流》,及时将视(听)评员的反馈意见传达到宣传口各部门,以便改正。可以说,视(听)评员队伍的建设使节目随时随地得到观(听)众的有效监督,杜绝了低俗化之风。
(七)启动专家节目评审工作和监听监看制度:2006年,深圳广电集团共评审广播电视节目344个,总时长为298.15小时,提交广播电视节目评审综述约10多万字。每月评审意见经集团领导审定后通过集团OA系统发布,得到了频道、频率的高度重视。此外,集团建立了监听监看制度,对八个频道14个自办节目进行监看,实施纠错制度,自办节目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在深圳广电集团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大原则: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当导向问题与经济效益或其他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正确导向和社会效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