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吉林电视台:落实“三贴近” 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3日 10:47 来源:CCTV.com

 

三、落实“三贴近”原则,打造电视精品节目,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近年来,吉林电视台不断坚持理念创新和“三贴近”原则,努力实践电视栏目和吉林电视剧的个性化创作,不断增强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

已在全国形成影响的《回家》栏目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贴近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贴近电视文化实际、贴近电视观众心理。节目围绕主题策划、美学策划、经营策划等方面提出的创新型理念,为《回家》最终摸索出先进文化体现贴近性、高雅文化实现大众化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

首先,坚持以内容制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回家》通过对“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饱蘸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内涵的解读,实现由爱家到爱国的文化主题提升,实现了培育和谐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主旨。《回家》先后拍摄制作了关于巴金、老舍、黄永玉、霍英东、陈香梅、余光中等名人的节目,并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节目没有空洞的说教,都是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歌颂人间的亲情、友情、乡情、爱情及一切人间真情。正是因为一切以“回家”作为母题,才使得节目具有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确立起积极的文化观念,让观众吸取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营造了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关系的人文环境,这是《回家》拥有生命力的原因。

其次,坚持“三贴近”的要求,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在四年来的创作中,《回家》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贴近观众心理、贴近社会实际、贴近情感生活,处处以精细严实的工作作风追求节目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回家》将电视节目的纪实性、新闻性、文化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采取符合受众心理的平视视角,抓住社会现实中人们对精神家园的渴望,通过名人与普通人共有的情感生活,使高雅文化走进了普通大众,在最朴素的回家行为中,使人文精神更具平民性。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回家》从中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契合点。现代社会易给人带来浮躁情绪,对内心平静的需求和精神家园的追寻成为人们精神上的诉求。节目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的解读,从生活现象透视生命本质,用科学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使人的内心趋于平静,在平和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这是栏目持续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关键,也使节目的收视质量得到了保障。

3/4页 |<< 1 2 3 4 >>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