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媒体文化品格,建设本土文化品牌
电视要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要给观众以审美愉悦,需要丰富多彩,也必然要丰富多彩。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电视节目,都应该坚守住传媒先进文化、健康文化这样一个正确的方向;坚守住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底线。贵州电视台地处西部,娱乐节目的资源比不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也有很大限制。但贵州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是我们的一笔财富。同样也是有效抵制低俗之风的有力武器。围绕这点财富,贵州电视台不遗余力地担当起了建设本土优秀文化品牌,生产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电视节目的重任。近三年来,紧紧围绕“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的建设和打造,展示了贵州形象,增强了贵州人的自豪感,同时也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奉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在2005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个以歌唱为突破口,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贵州,凝聚全省干群力量形成扩大精神资源的重要抓手——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在黔中大地拉开帷幕。贵州电视台作为主要承办单位,在为期5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新闻、专栏组织复赛、决赛等形式,热情参与,全程记录了歌唱大赛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贵州卫视黄金时段成功组织实施了9场全省复赛、8场决赛及颁奖晚会的直播。其中决赛直播的市场份额达21% 。整个活动全省共有5万多名选手报名参加,直接参与人数达340多万人,堪称贵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面最广的歌唱比赛,创造了贵州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记录。可以说:这次大赛的歌声唱出了和谐家园的音符,激起了热爱家乡的热情,鼓起了建设贵州的志气。这个时期,“热爱贵州、歌唱贵州、建设贵州”成为了贵州电视台荧屏主旋律的最强音。贵州电视台也成为引导群众文化娱乐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随后,在央视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唱法的比赛中,贵州电视台选送的侗族大歌组合和苗族情歌组合以一个银奖和一个优秀奖的佳绩在央视大舞台大放异彩,这样的成绩在贵州省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贵州队伍在央视大舞台的精彩亮相,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高品位的多彩贵州。贵州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资源也成为赛场内外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果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很好地树立了贵州健康、向上和美好的新形象,那么2006年的“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则是在更广更深的领域和层面拓展和延伸了“多彩贵州”的文化品牌。贵州电视台在整个大赛过程中,仍一如既往地给予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尤其是在广州、香港、上海、北京和贵州五地的决赛中,贵州电视台克服重重困难全程直播,与全国观众一道见证了28位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和17位民族姑娘为家乡代言的精彩演绎,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贵州之夜”。贵州因其多彩、以其充满志气和豪气的姿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所关注。
而几乎就在歌唱大赛完美谢幕的同时,一台名为《多彩贵州风》的大型民族歌舞亮相舞台。这台节目汇聚了贵州省原生态歌舞和多年演出积淀的优秀节目,极大地丰富和强化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内涵,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公演以来,国内外观众好评如潮,而负责具体运作的这一演出剧目公司,则是由贵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共同出资组建。
《多彩贵州风》自2005年10日正式走向市场以来,在省内持续长达数月的演出,场场爆满,还先后赴京参加“相约北京”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于去年成功在国内北京、沈阳、大连等17个城市进行全国巡演。今年春节,还走出国门,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阵阵贵州文化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多彩贵州风》全年演出400多场,实现门票收入突破千万元。
眼下,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第三步曲——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正在黔中大地如火如荼进行。作为这项活动的组织者,贵州电视台依然肩负使命,为建设和发展民族文化品牌努力。
可以说,当还有一些媒体热衷于娱乐圈的种种炒作,热衷于明显绯闻的捕风捉影,热衷于奇异另类和无聊的嚎头和一片 PK 之声的时候,贵州电视台仍然固守价值标准,执着于故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坚持亮剑于低俗之风。可以说,三年来由于持之以恒地对“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宣传,起到的是“润扬细无声”的作用,达到的是“春色满黔中”的效果。一组有说服力的数据是,贵州省旅游统计最新显示,2006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达380亿元,同比增长54%;接待游客4700万人次,同比增长51%。首次超过本省总人口。旅游增长方式正向质量、效益型方式转变。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