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滇中新发展极 托起彝州美好未来
楚雄东接昆明、西至大理、南连普洱、北邻攀枝花,为滇中地区东西、南北交通干线的交汇点,沟通滇中、滇西和川南、滇南乃至东南亚、南亚的枢纽节点。构建滇中经济圈新的发展极,楚雄州当仁不让。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全球城市化迅速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其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力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旋律。
然而,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多年以来,在我省城市结构发育过程中,除了昆明这一座特大型城市之外,始终未能出现一座人口在50万至80万间的大城市。城市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单核中心,昆明市的城市职能过于集中,人口高度聚集,造成交通、环境、就业等压力过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辐射力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不断衰减,省内其他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难以依托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来加快发展。
楚雄州委书记邓先培表示,在上述背景之下,尽快弥补我省城市结构中缺失的“短板”,在连接单核中心昆明与边远地区的节点地带构建新的发展极,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成为楚雄州应对危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
“滇中经济圈新的发展极”战略的适时提出,可谓向未来云南城市结构乃至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广阔时空,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从2007年11月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以来,作为“新的发展极”当中的核心元素,未来的“滇中特色大城市”楚雄市城市化进程开始明显提速。目前,楚雄市的建成区面积已达26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日益完善。200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达143亿元;今年上半年,楚雄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40%,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再次得到提升,滇中特色大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在初步形成烟草、冶金化工、天然药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5大支柱产业群体的基础上,2007年以来,随着与红塔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铜集团、云天化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合作的不断深化,楚雄卷烟厂技改搬迁、云南冶金集团钛产业基地、云铜集团年处理50万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影响面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楚雄。
在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强劲牵引下,作为城市化重要内涵和支撑,工业化在彝州大地正不断生根开花,结出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