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西藏设"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改变我一生的一天"

 

CCTV.com  2009年01月21日 16:4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生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中央政府曾考虑在西藏推行民主改革。西藏不少人也提出了废除农奴制度的建议。1955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

  但是,毛泽东在1956年写信给达赖喇嘛,表示不准备立即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因为时机尚未成熟。

  拉布吉老人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这位精神矍铄的83岁甘肃籍老人1951年加入进藏的十八军,五年后随工作组进入了日喀则的岗巴县。那里曾经被选为民主改革的试点。

  然而到了1957年,他被通知民主改革不搞了,然后被送到陕西咸阳的西藏民院学习。

  “当时听说,我们要等到大部分人愿意搞民主改革的时候才能搞。”他说。事实上,中央高层当时还希望等到达赖喇嘛和贵族们的真正支持。

  但1959年3月,达赖和他的支持者却发动了武装叛乱——这一直被史学家认为是企图永远保存农奴制,而不是推迟它的到来。只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惨烈。

  拉布吉4月到了拉萨。他看到,那里满目疮痍:街上是弹坑,小昭寺金顶上布满弹孔,大昭寺里到处是水。

  人民解放军很快平息了叛乱。失败后的达赖本人逃到印度并成立“流亡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在西藏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使百万农奴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分得土地,并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

  参与叛乱的贵族们的财产被分给农奴,政府对其他农奴主的财产进行赎买。

  现在住在两层小楼里的米玛顿珠仍然对当时分财产分田地时欢快的场面记忆犹新。

  资料图片:米玛顿珠老人在昔日帕拉庄园门前(2008年4月19日摄)。米玛顿珠曾在帕拉庄园做了11年朗生(意为农奴),一家人住在一间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屋里,没有人身自由,也吃不饱肚子。1959年的民主改革使西藏百万农奴第一次获得做人的权利,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牲畜。如今,米玛顿珠老人儿孙满堂,住上4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过上了富足安康的新生活。 帕拉庄园是西藏目前唯一保留比较完整的封建农奴主庄园。西藏和平解放前,帕拉庄园在西藏有37个分庄园,共3000多名农奴。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新杂·丹增曲扎是日喀则浪卡子县的活佛。这位68岁的和蔼老人说:“当时人们从家里拿出地契放在一起烧,然后通宵达旦地围着火跳锅庄。”

  同样是人大代表的新杂说他民改后在劳动中学到了不少技能,比如木工、石匠、绘画等等。

  后来他进入了政府编译室,负责藏文史料的编译工作。1995年到1997年他被派到北京高级佛学院学习,然后多次出国考察。

  现在回头想想,他说:“如果没有民改,我可能还在寺庙里,穿着漂亮的袈裟念诵经文。生活可能也算悠闲,但是我的眼界肯定没有这么开阔。”

  作为活佛,格桑仍然从事他信仰的宗教活动。

  民主改革并不意味着毁灭喜玛拉雅山下的传统宗教。50年过去了,在西藏,仍有1700多处宗教场所对外开放,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藏传佛教朝圣者。在拉萨街头,游客们很容易就能看到众多的喇嘛和信徒们念经并在寺庙中和佛像前朝拜。

  铭记

  对于格桑来讲,3月28日是个大日子。

  “经历过苦难,没有人愿意再回到那段黑暗的年代中去。”他说。

  然而,他认为,很多年轻人对那段历史很不了解。格桑说:“去年‘3·14’事件的参与者中,就有很多是不明真相的年轻人。”

  “如果他们了解旧社会的苦难,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他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设立这样一个纪念日。”他说。

  新杂·丹增曲扎则认为,在2008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达到了高潮。“这个时候设立这样一个纪念日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的子孙时代铭记那段历史。”

  来报道人代会的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记者普里娜·苏瑞是第一次来西藏。她认为刚刚过去的五天是非常好的经历,自己对西藏增进了很多了解。

  “如果(设立农奴解放纪念日)能够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心,这是件很好的事情。”这位美女记者笑着说。

  尼泊尔驻拉萨领事馆总领事纳因德拉·益拉萨德·乌帕达雅认为这个决定“太棒了”。他来到西藏15个月了。“这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他说,“这充分证明了五十年前的民主改革是正确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这样认为。

  根据“德国之声”中文网站的报道,欧洲议会西藏协调小组组长、欧洲议员托马斯·曼认为,这是对藏人“史无前例的侮辱”。作为支持“西藏独立”的组织,欧洲议会曾经呼吁欧盟各国领导人“不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事实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迎来了一百多位外国政要。

  无独有偶,“西藏青年大会”的副主席东达多吉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污蔑说,这是中国政府的宣传伎俩。这个组织成立于1970年,总部设在达赖流亡政府所在地印度达兰萨拉。它曾多次批评达赖“不够强硬”,并于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了多次要求“西藏独立”的绝食示威活动。

  格桑益西认为这些不同声音的存在是可以想象的。“毕竟那一天是大多数藏族人民的节日,是少数人的末日。”

  1月19日,拉萨群众在统建社区载歌载舞,庆祝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当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拉萨部分群众聚集在统建社区载歌载舞,举行庆祝活动。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这位60岁的教授把这一天比作美国的9月22日。1862年的那天遇刺的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推出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但是所不同的在于,解放后的农奴拥有了选举权。”他说。而在美国,一百年以后黑人们还在为自己争取选举权,于是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日喀则的企业家格桑对于自己能够从一个农奴的儿子成为人大代表感到很骄傲。“现在我有选举权,可以在政府做决定的时候有发言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当时只要不挨打就不错了。”他说。

  这次人代会上,他参与提交了一个关于银行贷款的议案。他的公司目前有注册资产一个亿,年产值3000万。尽管世界经济正在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格桑准备今年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小的时候,我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看着皮鞭就发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现在的生活,”他说,“这(3月28日)是改变了我一生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胡星、易凌、李惠子参与了稿件采写)

 

责编:雍莉

2/2 < 1 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