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规划摘录]统筹城乡交通、市政公用、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道路、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衔接,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逐步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沿海开发中统筹城乡的一个亮点。
江里程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供水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区域供水保障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供水的需求,确保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目前,全省城镇污水管网进一步向乡村延伸,沿海地区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水平很高,绝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了BOT、TOT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扩大融资渠道的同时,提高了设施服务水平。“十一五”以来,我省沿海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4550吨/日,预计到2010年,将新增处理能力2500吨/日。沿海地区一批垃圾处理厂也已开始发挥区域统筹处理的作用。
[关键词]提升城镇发展水平
[规划摘录]到2020年,把连云港、盐城、南通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努力把沿海地区县(市)城镇建成中等以上城市。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在沿海开发规划中占了重要篇幅。江里程说,根据规划,江苏沿海城镇的空间布局总体结构,必须以尊重资源为前提,考虑到临海地区滩涂等生态敏感区的特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极、一带、多点”。“三极”,指发展壮大3个中心城市,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一带”,指沿204国道和沿海高速城镇带;“多点”,是指临海依托港口发展的战略点。按照规划,连云港以建设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盐城以建设我国沿海地区现代化工商城市为目标,南通以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为目标。到2020年,努力把沿海地区县(市)城镇建成中等以上城市。同时,加快临港小城镇发展,促进人口集聚,扩大城镇规模;保护和利用具有特殊地形地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强化其独有的自然和文化特色。
责编:曹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