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可从企业级应用做起
手机电视只是移动多媒体应用的一部分,虽然手机电视产业仍有待成熟,但是,移动多媒体的新应用到底该如何发展,如何才能为运营商拉动ARPU值带来赢利?中国联通的王君珂认为,包括手机电视在内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可以先从行业做起,先在企业级用户中推广新的远程监控应用。
目前,面向个人客户的手机电视应用尚处于探讨和起步阶段,业务模式还不成熟,一方面以娱乐为主的手机电视内容能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网络传输系统的成熟,而智能家居、儿童监护等移动视频应用的商用程度较低,推广有难度。
但是,移动多媒体应用却可以从远程监控入手,如电力远程抄表与监控系统、商业银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矿井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等,面向行业用户的应用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便利,同时,这也是运宫商帮助行业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移动多媒体的技术方面,目前还需要大力发展除手机之外的新型设备与终端,此外,协议、编码、QoS(服务质量)和性能、资源编号和地址,以及安全,都还需要技术支撑。移动多媒体的发展前景让人期待,但仍需要业界共同努力。
正如中国移动的手机邮箱业务初期只向集团客户提供一样,高端用户永远是高端新应用的最先使用者,从行业做起,无疑是促进移动多媒体发展的有效手段。
手机电视不同于传统的电视产业,手机电视的内容必须区别于传统电视。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电视要求具有个性化、移动性强、可点播下载、适合传播以及可与人分享等特点。手机电视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新的模式。手机电视长长的价值链由标准持有者、芯片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内容整合商、服务供应商、电信业商、广电运营商及手机制造商等组成,在这一新兴产业的角逐中,任何一个玩家都不希望丧失主动权。然而,由于电信业者拥有行动通信技术及网络,加上庞大的客户基础,因此,有着与手机这一终端载体的天然接近,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利器。而广播电视业者则掌握了丰富的内容与广播基础建设,同时由于享有内容的审查权和牌照的发放权而控制了准入的大门。电信与广播电视的两大巨头在手机电视的竞争中,各有其优势,只有双方在技术与商业模式上的融合,才能给这一产业一个良好的开端。
海外手机电视发展模式与经验
1.韩国发展模式
2005年月,韩国推出了世界上首个针对手机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S-DMB(Satellite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业务并正式商用,也就是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其增长速度很快。S-DMB作为电信和广播相融合的新概念,意味着第三代无线广播时代的来临。
在传播方式上,S-DMB打破了传统的地面广播,融合了卫星广播、有线电视及互联网等多种传输手段。
SK电讯称,除了传统的音频广播内容外,S-DMB还可以将诸如交通信息和新闻等多种多媒体信息传输到个人移动终端或车载终端上,提供CD水准的音质和多样化的数据服务,并提供双向的移动接收服务。
为了解决内容匮乏的问题,SK电讯收购了娱乐公司IHQ,并接管了YBM汉城唱片公司,以充实手机频道内容,并获得了三星、LG等手机厂商的支持。
2.日本发展模式
与欧美不同,ISDB-T(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是唯一一个被日本采用的数字电视标准。
日本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和KDDI从2003年开始就推出了各自的手机电视服务计划。KDDI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分别于2003年5月和2004年5月开发了两款数字电视手机,而后于2006年4月,又与日本电视广播网共同合作设立相关机构,在100亿日元的总投资额中,双方各出资50%。合作模式上,日本电视广播网与NTT DoCoMo就节目内容开发新服务。
此后,NTT DoCoMo积极与广播电视业者合作,在2005年12月,以1.77亿美元收购富士电视台2.6%的股份,合作开发手机电视服务市场,并在通信及广播领域建立起伙伴关系。
日本另外一家电信运营商KDDI与朝日电视携手发展ISDB-T,亦押宝高通的标准MediaFLO,于2005年12月KDDI公司宣布与美国高通公司合作建立公司,开发手机广播电视服务,在内容上与朝日电视台合作,计划于2007年发布手机电视服务。
3.美国发展模式
美国手机电视运营商采取的是DVB-H标准和高通公司的MediaFLO标准。
无线运营商Sprint在2004年就已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至今已有数十万用户通过其手机观看直播新闻、体育节目和其他短片。美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Cingular在2005年2月初推出了月租费为9.99美元的手机电视服务套餐,订户可以通过这个套餐观看22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美国的高通公司利用通过拍卖获得的全美6~700MHZ频段的带宽使用权开展手机电视业务,并为此投入8亿美元建立自己的网络。2005年12月,高通公司和无线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公司对外宣布两家将共同推出基于MediaFLO技术的手机电视服务。
手机电视终端发展的六条建议
手机作为手机电视的业务载体,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面对技术、规范等众多挑战,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周建明为推动终端技术发展提出了六条建议:
1.规范媒体播放器和浏览器,进一步保证用户业务体验的一致性以推动移动终端的媒体化。比如规范多媒体的格式和网页脚本,合作开发符合规范的媒体播放器和浏览器以及对媒体的终端播放器和浏览器进行相关的测试,使价值链各方都能获得发展,也为用户带来更高价值和利益。
2.统一终端应用API(应用程序接口)。统一终端API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终端对各类业务适配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第三方应用的开发,支持业务推广。各方在整合各类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终端API的利益需求,合作开发API,并确保其可扩展性。同时,合作开发中间件也非常重要。
3.统一终端本地连接技术及相关接口,推动终端各种制式的存储卡的发展,这有利于保护移动终端与p、照相机等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同外部进行更好的信息共享。
4.共同推动终端安全领域相关的产品的研发,建立终端应用程序的认证体系,对各类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检查它的安全性,对不同级别的认证程序开放不同层次API,推动芯片的开发,防止关键代码被修改和保证关键资源被访问。进一步提升终端安全性,创造可靠的环境,确保用户的权利,防止病毒造成的信息丢失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5.进一步改善用户业务体验。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来设计UI(用户界面),统一终端UI,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6.自主创新与标准化工作紧密结合,各个企业提早提高研发能力并尽早与国家标准接轨,利用各种标准化组织推广研发成果,更好地推动整个产业技术进步。
责编:田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