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带领市民登山
登山节将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报名征集数百名登山爱好者及数个拓展训练团队,以大众参与、运动体验、文化娱乐的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参与活动,共享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体育运动的健康休闲,家庭欢聚的幸福快乐,祈福养生的美好生活。
据了解,登山节开幕式将于9月28日上午在老君山健身步道起点处举行。开幕式将以重阳文化、敬老爱老、全民健身、道教养生文化为主题,举行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文化娱乐、健康休闲的活动。届时奥运冠军和火炬手将带领群众开始登山健身,开启重阳登山活动序幕。
男子组和女子组登山比赛沿老君山健身步行道进行登山竞赛,最短时间到达终点者为优胜者,男女组分别取前二十名为优胜者。活动另设老干部健身组。登山途中,选手们还可参观道家养生文化展示系列活动。
与此同时,花舞人间将展开趣味竞技比赛。向社会征集的参赛团队将在花舞人间参加户外拓展竞赛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团队配合游戏、集体整合培训、户外趣味运动的开展,提升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
道家养生文化展
记者还了解到,道家养生文化展示将同时于9月28日上午在老君山拉开序幕。据悉,在老君山山顶将设置道家文化展示,以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地域文化展示为主题。文化展示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邀请道学专家举办道家养生讲座;第二是古筝表演;第三是茶艺表演、品茗。
老君山祈福活动
据悉登山节当天还将举行老君山祈福活动。届时,将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祈祷,祝福社会和谐,为新津人民祈福,为新津县经济社会发展祝福。
彰显特色 乡村休闲
新津将打造乡村现代都市休闲旅游
近年来,成都市以 “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新津乡村旅游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正逐渐向多元化、高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成为推动新津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为尽快实现将新津打造成乡村现代都市休闲旅游的目标,新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科学合理布局 分期逐步实施
科学的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新津邀请了上海奇创大地旅游策划公司对该县乡村旅游产业作了专题策划,对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产业发展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分期发展,现该策划方案正结合“水城新津”总体规划进行进一步完善。下一步还将按照《乡村旅游产业规划》的指导,结合新津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产业发展,打造新津乡村旅游品牌。
加强培训力度 提升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新津已开始实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规划,邀请旅游专家对从业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首期培训已于5月30日顺利完成,对象为新津县主要宾馆酒店和大型社会旅馆员工,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接下来的培训工作也将择时相继开展,培训对象包括新津所有景区、农家乐从业人员等。相信随着培训工作不断深入,新津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将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加快资源整合 着力招商引资
新津相关人士认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和业态的提升,必须依靠重大项目的支撑,用资源的整合来以点带面地推动整个乡村旅游的发展。故一直将以银杏园、梨花溪、牧马山和各新型社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
据悉,新津银杏园即将开园的狩猎场,将结合万亩银杏、特色餐饮、运动休闲等项目,成为四川独具特色的乡村度假胜地。目前牧马山开发项目已与龙湖地产达成协议,梨花溪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也与国内外多家公司进行了磋商和谈判,初步完成了梨花溪开发的总体策划和布局。下一步新津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谈判磋商进程,力争更多项目尽快上马,建设开发乡村休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都市乡村旅游目的地。
挖掘文化内涵 凸显产品特色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特色是旅游产品的强大竞争力,新津将进一步深入挖掘该县特色农耕渔猎、乡土民俗、河鲜美食等文化内涵,在特色农业、民俗风情、人文体验、自然生态和乡土文化、乡村体验、农业科普知识上做好文章。同时策划包装具有新津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一区一特”、“一乡一品”的乡村都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监督管理 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成都市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行业标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新津也将按照新出台的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强农家乐行业管理,规范乡村旅游市场,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适时组建农家乐行业协会,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逐步达到服务质量标准化、行业管理规范化、旅游产品品牌化。
发展会节经济 强化市场营销
会节经济是新津县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梨花节和河鲜美食节已成为成都市知名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因此,新津将按照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在继续办好梨花节、龙舟会、河鲜美食节等传统会节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生态、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资源,开发河鲜啤酒节、重阳登山节、乡村渔乐节等新的旅游节会活动,塑造不同主题的会节品牌,以会节为营销平台,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对新津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树立新津乡村旅游品牌。
加强基础建设 加快集群发展
以台湾农民创业园、花舞人间农博园、天府农耕博览园、银杏园、梨花溪等重大乡村旅游项目为龙头,以农村新型社区为重要补充和配套,加强项目之间的服务、信息交流和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乡村旅游产业资源,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优势、集群优势,打造以重大乡村旅游项目为主、以农村新型社区特色旅游为辅的都市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以品牌为支撑,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独具新津特色的都市乡村旅游产业。将以“水城新津”的建设为主轴,充分挖掘县域内农耕渔猎、乡土民俗、河鲜美食等特色文化内涵,全力发展独具新津特色的都市乡村旅游,倾力打造新津都市乡村旅游品牌。
四项措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为加快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津首先建立了乡村旅游人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工作、解决问题。并设立乡村旅游人才开发专项经费,通过公开招考、调整交流、选派挂职等办法,充实旅游重点乡镇的领导班子,并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年轻干部到景区学习锻炼;其次是把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外引、内培”的办法,不定期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和大专院校学者举办论坛、讲座,引导乡村旅游从业者转变观念。同时,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分批分次抓好干部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育新型乡村旅游人才;三是通过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龙舟赛、河鲜美食大赛、农家乐厨艺大赛等行业性比赛,开发一批行业短缺的特色人才和高层次拔尖人才,将其推上乡村旅游前台;四是大力扶持乡村旅游人才创业创新,着重在对外宣传、发展资金和项目推介等方面优先支持,并提供有关优惠政策。强化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以及职业技能评定,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人才开发。
相关链接
新津发展乡村旅游见成效
新津经过近几年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火了梨花溪,同时,带动了老君山、观音寺及邻近景区的旅游,在这期间又举办了“河鲜美食节”,有力地提高了新津“河鱼”的知名度,把“游”与“吃”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2007年,全年旅游业实现综合收入达2.4亿元, 增长达20.1%,旅游业在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0.5%提高到目前的2.9%左右,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此外,以花为媒,连续几年的促销,新津初步形成了“赏梨花、观壁画、品河鲜、 游南河”的旅游特色,新津知名度已有了明显提高,全县接待游客逐年递增,1999年到该县旅游人数仅50万人次,到2007年达到201万人次;培育和创造了发展经济的商机,就永商镇而言,仅去年就引进项目25个,引进资金共计8300万元;同时,加快了梨花溪景区深度开发,从2001年至今,梨花溪累计投资改造基础设施资金达3780万元,大大地改变了过去梨花溪的落后面貌。
通过7年对梨花溪的宣传,在成都旅游市场已形成了“东有龙泉桃花,南有新津梨花”的格局,梨花会已成为成都市八大花会之一,梨花溪风景区也成为成都市民前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和成都南郊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据悉,目前新津县有4000人左右从事乡村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以今年为例,通过梨花会的举办,永商全镇人均增收116元,完成全年增收任务的三分之二以上,财政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以上。
责编: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