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把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舆论引导之术。
当前,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能不能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在当前现实生活各领域也都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产关系、利益主体、收入分配日益多样化,虽然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等问题也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推动全社会形成的共同规范并借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不仅可以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要提高舆论引导之术,我们一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受众媒体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二是牢记社会主义媒体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三要努力形成各类媒体齐心协力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坚持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有效管理整合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引导格局。同时要健全突发事件宣传报道机制,要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使之成为有利和谐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工作新平台。
为此,武汉广电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四力”,即:公信力、感召力、亲和力、表现力。新闻报道的内容应力求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要采集最鲜活的素材,挖掘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使新闻报道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新闻报道的手段与方式应求新、求变、求活,寓教化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之中,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用公信力、感召力、亲和力、表现力打造武汉广电传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