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河南电视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把握新闻工作主动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3日 09:57 来源:CCTV.com

 

二、充分发挥电视优势,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新闻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既是党在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正面宣传是实现舆论导向的主要抓手,但要取得好的效果,仍需要探索和尝试新的方式,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

    观众通过电视新闻来了解信息,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并不是被动地“照单全收”。英国著名学者霍尔曾提出了编码/解码理论,他指出受众解读媒介信息的方式有3种:“倾向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反抗式解读”。当受众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信息时,发生的是倾向式解读。当受众部分接受媒介所提示的意义,部分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媒介信息时,就形成了协商式解读。受众还可以对媒介所提示的信息意义做出完全相反的理解,即进行反抗式解读。电视新闻若想成功地引导舆论,就必须使观众尽可能多地“倾向式解读” 新闻报道,尽可能地杜绝“反抗式解读”,就必须不断强化电视新闻的公信度,增强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也是我们河南电视台新闻节目不断努力的方向。

    实践“三贴近”,是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我们对电视新闻宣传的要求。贴近实际,就是要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使电视新闻宣传更加具体实现、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使电视新闻宣传更加入情入理,富于生活气息;贴近群众,就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使电视新闻宣传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我们都要求记者一定要到新闻的最前线,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厂矿区、医院学校,把镜头对向基层群众,通过深入采访,充分占有事实,准确地选择事实,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河南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 “三夏”报道是我们每年的重头报道之一。每到“三夏”时节,新闻中心就会组织5至6路记者,深入18个地市,进行深入报道。记者们战高温、斗酷暑,深入麦收第一线,发回了大量生动的报道,还有不少被中央台采用。在中央台《新闻联播》的“三夏”报道中,河南新闻的采稿量连续多年位居省级台前列。即使是重大的经济报道,我们依然要求记者从讲故事入手,从细节入手,从百姓生活的变化入手,使枯燥的数字化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增强舆论引导的能力,还要不断地创新报道方式,探索更为有效的报道方法。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现场报道的方式,要求记者必须出镜,通过记者的现场出镜报道,把观众带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地点,记者以目击者的身份在新闻现场用语言、动作和表情,立体式、全方位地向观众介绍现场情况,再现新闻事件及现场气氛,使观众成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尤其是今年以来,河南电视台在反映报道一个个重大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记者现场报道的方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现场报道更加生动丰富、更加全面立体。出镜记者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新闻节目的“代言人”,我们对新闻出镜记者的要求是着正装、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带耳环等夸张的饰品,不能留很前卫很酷的发型,大气而不夸张,亲切而不媚俗,时尚而不前卫。这样的记者更有助于观众对我们的新闻报道进行“倾向式解读”。

2/3页 |<< 1 2 3 >>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