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
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水平飞速发展和提高的同时,社会现象更为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也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媒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选择了低俗化的路子,甚至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剌激性和轰动效应。这种低俗化反映了一些媒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缺失。省级卫视作为拥有巨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所承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能仅仅被动地迎合受众的各种趣味,而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新闻工作主动权,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电视媒体的职责
舆论导向指的是在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它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正确地反映社会舆论,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二是引导舆论,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使群众认识真理,掌握政策。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是由媒体的政治责任所决定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我们国家的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舆论宣传报道理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可视、可听性),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精神食粮,对人民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强大的启迪和引导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常说,“新闻宣传是电视宣传的重中之重”,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电视新闻宣传来实现。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在1972年首次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即公众通过媒介来知晓事件或问题,并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也就是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关系。这一实证性结论为舆论导向理论提供了基础,因为媒介会影响人们的关注对象,也就是说媒介议程会影响公众议程,传媒的影响力由是而生。此外,议程设置理论还进一步指出公众的关注往往会引起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即公众议程又会影响政府议程。我们可以看到,媒介影响公众,公众又会影响政府。可以说,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进步也需要媒体的支持与参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媒体都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承担这种责任。
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日益多样的情况下,现实社会中出现一些杂音、噪音在所难免,作为河南省的主流媒体和强势媒体,河南卫视的新闻节目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努力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