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不懈抵制低俗之风,净化荧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雅、健康、纯净有益的精神食粮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胡总书记在2006年11月全国第八次文代会、作协第七次代表会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电视是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的舆论宣传工具。省会城市电视台身处都市与基层的交汇,密切联系城乡生产生活,高度贴近民生民情,更应发挥自己的地域特色,始终清醒认识广播电视的社会责任,以承担社会责任抵制低俗为荣,以放弃责任低俗媚俗为耻,为繁荣城市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现结合福州电视台在把握导向、净化荧屏、做好构建和谐社会宣传的实践,对省会城市电视台在建设和谐省会城市所起的作用,以及提高把握导向、抵制低俗之风、建设和谐文化的能力作一点探讨。
一、发挥电视三大作用,坚决抵制低俗之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省会城市是一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和缩影,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文化建设地位重要,做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传媒其作用更大,影响深远。我们认为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积极而为的精神,坚持正面宣传,发挥理论武装作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城市稳定、人民安定的精神纽带。在我国,一个城市的建设不仅依靠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还必须不断地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开展正面宣传,搞好理论武装,方可统一指导思想,树立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强基固本。对电视传媒而言,只有坚持正面宣传,净化荧屏,抵制低俗之风,才能保证人民精神纽带的坚实。为完成好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省会电视台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发挥其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优势和手段,以积极而为的精神,围绕中心,组织策划和精心采编制作丰富的、生动的、高质量的政治理论节目和活动,以深入浅出、持之以恒、系统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宣传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贯彻到城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逐步培育和谐文化基础,形成干部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标准,从而达到建设和谐城市的目标。2006年以来,福州电视台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海西,构建和谐滨海滨江省会城市”战略,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坚持正面宣传,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和泛娱乐化倾向问题,以全新的思路抓好和谐福州的宣传报道工作。首先按照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新闻宣传采编播人员的“三项学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宣传工作和员工思想,增强对低俗文化倾向危害性的认识,充分了解低俗化对舆论导向的潜移默化影响的腐蚀,从灵魂深处筑起牢固的防线。其次是精心制定理论宣传方案,提出“高度、本土、贴近”三结合的节目制作原则,通过制作一些理论性强的政论和专题片,弘扬主旋律,结合采编访谈、讲座和现场咨询活动等多种节目,研究和回答一些市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帮助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节目寓教于乐,把科学理论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事例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多次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