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连电视台:把握导向 创新宣传 抵制低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0日 16:44 来源:CCTV.com

二是创新宣传理念,优化传播效果。近年来,我台在频道制的体制下,强力推行“三创”战略,推动频道品牌化建设。在高扬主旋律和策划先行的前提下,各频道都根据各自定位,以特别节目、大型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出具有本地特点、创新品质和轰动效应的特色节目,以实现全台宣传的优质传播。长征特别报道《70年后的心愿》、《文明的感动》、《直通南极特别报道》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赞誉的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就是我台2006年最具代表的特色节目。大型媒体行动《70年后的心愿》从完成大连健在的老红军70年后的心愿这一视角切入,历时50余天、横跨11个省份重走长征路,取得了出征规模大、报道周期长、两个效益高的骄人业绩,这对一个地方台来说,当属不易。连续两届《文明的感动》疏理年度最感人的人物与事件,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直通南极特别报道》前后方密切合作,精彩报道频现荧屏,成为一时热点。总之,通过对主旋律题材节目的创新,并将这种创新精神贯穿于日常节目,就全面优化了传播效果,达到了放大社会效益的目标。

我们一直认为主旋律题材,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只要表现得好,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社会认同。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台的电视剧,20年前《农村三部曲》曾轰动一时,近年来《希望的田野》、《远山远水》、《守望幸福》、《家有九凤》、《大工匠》、《闯关东》这些年度力作,又都创新理念,赋予传统现实题材以新的内涵,拓宽了主旋律概念,延续了大连电视剧品牌“叫好又叫座”的效应,在宫廷、戏说、滥情剧的包围中开辟了一条创新道路。

二、贯彻“三贴近”原则,全力抵制荧屏低俗现象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就是深刻领会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深入贯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以灵活生动、大多数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和疏导。这几年,荧屏低俗化之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在全国各媒体中开始泛滥,我台也面临着这方面的挑战。我们除了对从业员工进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外,就是从台长依次向下,统一思想,贯通为党和政府服务,为普通百姓服务的传播理念,推行“三贴近”这一贯穿我台各宣传领域的核心原则。立足大连本土,贴近普通市民,聚焦百姓生活,力求喜闻乐见,就是我台节目创作的基调。关注民生,是我台近年来着重挖掘的新闻空间。2006年,我台各频道推出的《关注农民工》、《帮助》、《市民文化大讲堂》、《送艺下乡》、《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等系列主题报道,都是直接与观众互动,体现观众意愿,受到普遍好评。特别是深度报道《关注经济适用房》以及由我台直接促成的“全市首批经济适用房摇号”现场直播,观众反响强烈,成为打造“媒体公信力”的一次成功实践。《新闻联播》也对此给予了重点报道。

在过去一个时期里,我们也面临过娱乐、法制等类题材节目处理不当就会迎合少数观众某种趣味的难题,也出现过法制节目过多展示不恰当的细节、娱乐节目表现明星隐私和过分夸耀一夜成名等低俗现象。我台都是及时给予调整。如改版法制节目,强调针对百姓生活,以案说法,并不断以栏目剧形式推出《家有佳法》系列节目,让观众击掌称好。对于娱乐资讯节目,我们都是严格规范主持人仪容与言辞,并通过购买多家题材,从中精选健康有益的信息奉献给年轻观众。通过这样的一些调整,使我台节目避免陷入低俗陷阱,真正体现贴近百姓。

2/3页 |<< 1 2 3 >>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