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把延安精神深深种在心里

首页 求是理论网 2011年09月08日 16:4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根据社领导的指示和我社“三教办”的部署,7月14日-20日,我参加了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单位组织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与100名中央各大媒体的年轻同行们一同奔赴延安。在延安期间,我们不仅聆听了当地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的报告,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还进村入户,与乡亲们一起吃住、一起劳动,亲眼看到了陕北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陕北农民的时代新面貌,亲身感受到了陕北人热情而又淳朴的民风。通过实地走访、参观、调研,对近年来安塞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所取得的进步,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几天下来,我对“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感触深刻,体会良多。

  一、理论宣传和新闻报道要与老百姓“心连心”

  我们的理论再好、再完善,如果没有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那就仅仅是一纸空文,就是空中楼阁,看上去很美,实际效用却近乎于无。因此,每一个理论工作者都应该不断思考,怎样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与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广大农民联系起来,通过他们来发挥出最大效益,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通过与安塞县真武洞镇陈家洼村的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我觉得,无论是理论宣传,还是新闻报道,要想真正地走进群众心里,让他们喜欢看、抢着看,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着力创新形式,努力创造出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形式。要尽量少用艰深晦涩的语言,多采用新鲜的、泼辣的、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的语言;要创新载体,少一些正襟危坐的高头讲章,多一些用问答式、散文体、歌谣体等易于为群众所喜爱、所掌握的载体。我所住的陈家洼村,为了欢迎我们,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组织了一次联欢活动,全村的百姓几乎都到了。这里面既有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也有青壮年和小孩子。这些精彩的节目,在形式上,既有俏皮幽默的陕北快板说书,也有淳朴热烈的信天游民歌;在内容上,既有宣传法制教育的谆谆良言,也有表达亲情、爱情的心里话。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节目的语言无一不是从老百姓火热的生活中鲜活地“拎”出来的,句句都说在了百姓的心坎上。因此,现场的气氛才能一浪高过一浪,演出才能在期待中开始,在沸腾中结束。延安给我的另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便是,贺敬之同志的诗歌《回延安》在发表53年之后影响依旧是如此之大,不仅一些建筑物上镌刻着其中的诗句,而且我所碰到的很多当地人或多或少都能够背诵几句。为什么《回延安》能够在岁月的磨洗之下历久而弥新,在今天依然具有非凡的影响力?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作者内心有着贴近人民的蓬勃炽热的激情在奔涌澎湃。二是作者所采用的陕北信天游歌体和方言,一下子拉近了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距离,使诗歌与这片土地深深地融为了一体。

  其次,要让理论宣传和新闻报道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能够口口传诵,而不是隔靴搔痒或者不疼不痒地敷衍了事。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真正了解我们的农民朋友,了解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在做什么,真正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分子。只有从感情上认同他们,才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才能见出可爱与真情实感。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写出受群众期待和欢迎的好新闻、好文章。还是举《回延安》的例子,贺敬之同志为什么能够有“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那么饱满炽热的激情,能够那么熟练地运用信天游和陕北方言?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在延安生活的6年当中,早已与当地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些陕北汉子中的普通一员。诗人在感情上与老百姓是相通相融的,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因此才能写出流传至今的好诗。总之,任何好的文章、新闻、报道,都是用心写就的,没有与老百姓“心连心”,就不可能写出真正“三贴近”的好文章。

  二、“一个暖融融的大家庭”

  参加这次活动的100名青年编辑记者,10人一组,共分10组,我在第9组。借用我们一位组员的话说,第9组成员的性格大多是沉稳内敛的。因此,初次聚到一起,难免会有些拘谨。随着本次活动在延安的次第展开,特别是在安塞陈家洼村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天两夜,大家的话题逐渐增多,交往逐渐频繁,了解也愈加深入。当初的拘谨早已一扫而光,代之以互帮互助、互通有无的浓浓友情。如果说,刚聚在一起时的拘谨是因为大家内敛的性格所致,那么后来的团结一致、亲密无间则是随着活动的深入逐渐消除了彼此间的矜持。全组的11个人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大家庭。大家热烈而妙趣横生的谈话,加强了中央各大媒体之间的横向交流,也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能够了解到一些最新的动态、一些比较前沿的信息、一些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做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必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发挥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次是,同行们恪尽职守、处处都能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记者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扛着重达30余斤的设备,不仅上山下地,先后完成了30多人次的采访,而且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捕捉时机,拍摄新闻素材。几天下来,胳膊上都晒脱了一层皮。新华社的一位女记者,背着沉重的相机,不畏高温、不怕颠簸、不辞辛苦,时刻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常常是汗水浸透了衣服。再次是,全组对统一行动、群策群力的模范践行,使我深受教育。记得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过,只有具备强烈的集体意识,才能把事情做好,而集体意识则来源于相互的信任、彼此的关心和相同的愿望。这句话也正是我们第9组的真实写照。几天来,我们在领队的带领下,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叫苦。集体行动必须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大家在思想上高度默契,在行动上相互支持。遇到问题,就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一旦达成共识,就会毫不含糊地贯彻执行。可以说,统一的意志,始终是我们统一行动的前提。比如,入住农户后的第二天,在领队的倡议下,大家商定次日凌晨五点起床,一起爬山。第二天五点半,天还沉黑的时候,大家准时集中到一起,在陕北高原的凉风和露水中,登上了山巅。山路虽然崎岖漫长,虽然脚下的坡坡坎坎纵横交错,但是我们都能感到每个人的情绪是高昂的,内心是快乐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久违的感动。

  为期7天的延安行,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这7天,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说它短,是因为结下深厚友谊的我们难舍难分。说它长,是因为延安精神已经像一粒种子一样深深地种在了我们的心里。它会发芽、开花、结果、播撒,并将永久地驻留心中。此外,延安人民的热情好客、黄土高原雄浑无际的壮美和迸发出来的勃勃生机,都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人生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最后,我想用镌刻在宝塔山下的那句诗来表达我的心情,“……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我要纠错责编:谢宁 责任编辑: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