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第一组建华镇桥坪村]安塞腰鼓--黄土高坡上的红色记忆

 

CCTV.com  2009年07月23日 20:0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施雨岑)一个夏日午后,烈日当空。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桥坪村的农家小院里,25岁的江江头系羊肚白头巾,将腰中的红鼓敲得咚咚作响。随着他和三个同伴翻腾的舞步,鼓槌上鲜红的绸带在空中划出美丽的曲线,脚下的土地被掀起阵阵黄沙,一种原始、刚劲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著名的安塞腰鼓。在这片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神圣土地上,红色的腰鼓已经至少被黄土高坡的子孙们舞上了1200余年,在此期间形成的“虎劲、蛮劲、狠劲、能劲”的独特风格让安塞腰鼓名扬天下。借助它,农民们表达对丰收的喜悦,战士们舞出对胜利的骄傲,革命者敲出对信仰的坚定;哪里响起安塞的腰鼓声,哪里就有光明、成功和希望。

  “我们要把这个节目在国庆前排练好,庆祝咱们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面对参加“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各路记者的采访,江江解下头巾使劲擦了擦脖子上的汗,掩饰着内心的羞怯和紧张,一张瘦长的脸被晒成古铜色。由于从小腰鼓打得好,中学毕业在延安市区当饭店服务员的他特意被镇文化馆召回家乡,参加排练。“咱们这回不用传统的鼓点,伴奏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中国共产党人走完长征、进入陕北建立红色根据地,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塞腰鼓上那一抹亮丽的红色和刚劲激越的鼓声几乎出现在每一场胜利的战役后,每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上。

  看着江江的表演,此次延安行活动领队之一的陈建奇感慨万千。他幼时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第一个玩具,便是一个红色的小腰鼓。“我一直都不明白,北京当年有那么多种玩具可以选择,为什么母亲单单送了我一个腰鼓。很多年之后我才懂得,那是她对自己青春年少时最美好的一个片段的永久纪念。”

  1949年10月1日,陈建奇的母亲和上百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一起,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打着腰鼓从天安门城楼下走过。开国大典的短短几分钟,成为她们日后不断回味、为之骄傲的经历。

  195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安塞腰鼓再次出现。此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从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到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每逢国家重大盛事节庆,安塞腰鼓都是不能缺席的元素。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的鼓声开始传出国门,安塞人的命运也与腰鼓紧紧相连。

  1999年,20岁的牛永强刚从延安市农业学校毕业,就被安塞县文化局召回家乡参加腰鼓队选拔和训练。直到7月份他和400多名同县鼓手坐上进京的列车才知道,自己是要作为安塞腰鼓方阵的一员,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

  那一天,巨型彩车上鼓声阵阵,引领着安塞腰鼓方阵走过天安门;那一瞬间,鼓点打到最高潮,牛永强连续做了8个8拍难度最高的“缠腰过裆”,漂亮地结束了他的国庆表演。

  回到家乡,牛永强进入安塞县政府成为一名工作人员,后来担任建华镇党委副书记。腰鼓为他带来的,除了国庆典礼上的骄傲回忆,还有爱情——国庆时引领方阵前进的彩车上,4名安塞女鼓手的其中一位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我现在已经过了打腰鼓最好的时期。”30岁的牛永强羡慕地看着不远处正挥汗如雨、加紧练习的江江。“在这个县,几乎人人会打腰鼓,已经有很多人出国演出、教人腰鼓,让安塞的名气越来越大,也挣了不少钱。现在,镇上17所中心小学都已经普及腰鼓课程,每节体育课上,孩子们都要学腰鼓。”

  而江江最羡慕的人,莫过于牛永强这样去北京参加过国庆表演的人。“腰鼓是我们安塞的名片,用这种方式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一个鼓手最大的幸福。为了这个目标,这几个月我一定要加把劲儿。”说完,江江用力把头巾重新系好,和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又卖力地练起来。

 

责编:张曦健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