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央视网 登录 注册

视频

视频 网页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央电视台系列报道《走基层》规模大、题材广、声势强、反响好

CCTV.com  2011年09月15日 11:1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NTV.CN  

    CNTV消息:中央电视台系列报道《走基层》自8月下旬开播以来,新闻中心统筹协调报道力量、播出平台,切实转变采访作风、报道文风,有效强化报道声势,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一是坚持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前期采访团队调遣台总部、各地记者站近80多路、200多人的精干力量及知名主持人,深入全国多个省(区)基层,以融入基层群体、体验百姓生活、开掘鲜活事例的踏实作风,蹲守基层抓“故事”。后期系统组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重点栏目形成联动。以新闻、专栏、深度报道等多种形态的系统化设计,强化了报道规模与声势。

    二是拓展报道的题材覆盖与采访方式,以记者蹲点采访、跟车随访、职业行为体验等多种途径,实地关注基层各行业劳动者和百姓的生活、工作状态与心态,通过共同的行为与心理感受、原生态的采访表达,汲取最真实的民情民意。

    三是针对基层战线广、群体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形成5个子系列的内容设计,既做到了视点投放、采访方式选取的有的放矢,又强化了报道内容的针对性与感染力。《蹲点日记》强调在基层的长期蹲守,以“新闻日记”记录在当地“进入、深入、融入”的过程,形成与被访者的内心沟通;《我在基层当干部》以百姓身边的“小事”入手,聚焦基层干部为民奔忙的故事,关注其面临的压力与责任;《第一手调研》围绕“先看病后交钱的就医制度”等各领域采访中的新发现、基层的新现象进行调研,反映民众所想,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劳动者之歌》聚焦普通劳动者,以贴身采访、行为体验等方式,关注其心声与人生态度,以及劳动者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精神;《百姓心声》通过深度融入百姓生活,结合新闻性细节事件,反映百姓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四是注重将探访题材与基层热点、现实矛盾相结合,通过基层一线的持续探访观察,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务实风格。针对“农村壮年劳力流失”问题,记者在宁夏乡村长期蹲守记录留守老人与儿童,关注“土地流转”政策在现实执行中的具体问题;针对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具体举措与难点,记者实地走访推出首个“弃婴安全岛”的石家庄社会福利院,结合具体案例与多方采访,反映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针对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节目选取人口输入集中的广东省为样本,就外来务工人员的地域分布、年龄结构、融入城市程度等内容展开多层次调研,全景式反映外来务工群体在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中的角色,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系列报道《走基层》在《新闻联播》及新闻频道各栏目播出以来,持续引发各方强烈反响,营造出融入基层一线、将视角放平、向劳动者致敬的社会舆论态势。一是许多媒体纷纷关注。《人民日报》在8月31日头版刊登《听群众心声 做百姓新闻》,介绍了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系列报道的报道规模及节目题材。《光明日报》刊登专题,重点报道了《走基层》深入社会群体、汲取民意民望、凝聚社会共识的采访活动。《江南都市报》评论,“央视《走基层》中的很多人物已进入公众视野,节目以更具贴近性的内容与表达,形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新话题”;二是各地相关部门予以称赞。记者深入贵州黔东南州、宁夏永宁县采访期间,当地宣传部门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脚踏实地的采访作风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表示赞赏,认为这真正体现了“走基层”的深观察、真融入;三是采访群体给予好评。记者深入艰苦工作环境中进行体验式报道,受到相关群体好评,认为《走基层》系列报道直击多领域一线工作与生活,反映了基层工作者与普通百姓现实状态、忘我奉献的精神境界,报道充分体现真实性与感染力。

 

责编:雍莉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