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王光荣:科学改变人生

 

CCTV.com  2009年07月13日 19:2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记协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光明日报社 王光荣

  大学毕业,我荣幸地成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这是上天对我的优待和宠爱。

  从记者到科学记者,我更是感动,常常被一种幸福感所包容,我找到了最大的兴奋点和快乐点。

  记者职业,让我找到了快乐

  参加工作四年多来,我一直感到很快乐。记者职业让我感到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很多事情激动着我、感动着我。想到参加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报道、抗击非典报道、每年的“两会”报道的那些日子,我的心至今还会“怦怦”直跳。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报道,我兴奋地忙着坚持了近60个小时不合眼。在紧张的60个小时里,我参加编排了8个版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刊,参与制作了《号外》,采写了《心随飞翔》等6篇稿件,编排出版了《中国飞天记》一书。现在常想起来,这是我至今最有效率的2天半时间,我知道了什么叫“与时间赛跑”的道理。抗击“非典”报道,更是有一种责任每天涌上我心头,我勇敢地参加到了这项报道中来。几个月来,我采写了《青春在抗击非典中闪光——记抗击非典战线上的青年志愿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者——记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共产党员》、《从抗击非典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好!非典热线》、《科学必将战胜非典——访中科院科技政策局副局长陈浩、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执行主任汪建》等24篇稿件。在那些日子里,每天总有一些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的心。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

  记者职业的“新”体验,开阔了我的眼界,每天的激动和感动,更是让我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四年多来,我共采写了近800篇文章。在这些重大报道中,我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摆在一切工作的前面,深入采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采写了一批有较好社会影响的报道文章。我采写的文章2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作品《当代毕升——记两院院士王选》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教科书;作品《心随飞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现场目击》入选广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五册);主持编写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生》、《高端视角》、《中国飞天记》三本书等。

  科学记者,活在智慧的海洋里

  我一直认为,从事科学报道是记者行业里最有意思的一领域。科学,充满了智慧和神秘。从事科学报道,就好比活在了智慧的海洋里。

  入报社以来,我有幸进入了报社科技部工作,从事科技报道。为做好科技报道,在报社老同志及同事们的帮助下,从一开始我就主动力争让自己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科技前沿、贴近科学家、贴近读者”。即:平时要多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及我国科技发展最新动态;要多走进科研院所,与科学家交朋友;要抓住读者所想,撰写“鲜活”的报道。

  贴近科技前沿。科技体现的是经济生活前沿性的东西,因此科技报道无疑也要贴近前沿,把最新的、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及时传播给广大读者。几年来,我始终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最新态势,关注我国科技发展的点滴变化,力争把科技最前沿的东西及时报道给广大读者。我试着努力翻阅每一期的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如果有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科研成果,我都会及时进行跟踪报道。仅2004年,我第一时间报道的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上发表的科研成果就有6次。针对2004年国际上的火星、土星、木星探测热,我也都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踪报道。7月1日,“卡西尼”号飞船经过7年的漫漫太空跋涉,成功飞入土星轨道,成为首个绕土星飞行的人造飞船。为了进一步了解土星及其“卡西尼”号空间探测器的情况,我当日下午就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并于当晚完成了通讯《土星,掀起你的盖头来》,两天后又发表了长篇通讯《土星探测:人类又一次科学壮举》。这些采访,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贴近科学家。科技人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唱主角。科技报道如果不关注科技人员,那整个报道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苍白无力。另外,只有贴近科学家,才能找到“鲜活”的素材,发现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因此,“走进科研院所,与科学家交朋友”,便成为这几年来我工作的一大重点。中国科学院在京80多个研究所,我走了大半,与广大科研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采访中,很多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每当完成一位科学家的采访,我常常很兴奋,因为又有一位大师级的人物给我上了一堂课,我又懂得了一个知识,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我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珍贵。

  科学家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大多非常谦和、真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大珩院士、杨嘉墀院士、邹承鲁院士、刘东生院士、王永志院士、张存浩院士……他们的一言一行,尽显大家风范。每次采访结束,我都感触良多。

  贴近读者。报纸贴近读者,是新闻报道的一般性原则。但作为科技报道,特别是在对一些高新科技的报道,讲贴近读者,除了上述一般意义外,还有其特殊含义,那就是必须以通俗的语言,简洁明了的表达形式,把艰深难懂的科技问题深入浅出地传播给读者。在这一点上,我针对光明日报的读者群,找好切入点,从读者熟悉、感兴趣的事件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把报道写得生动活泼。

 

责编:李戎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