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一个穿着橙色棉袄的小女孩,脸贴着窗玻璃,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长长弯弯的等待上车的队伍。她的身后,一位年轻女性吃力地将行李上架,过道上站满了人;站台上,每节车厢门口都是人头攒动,随处可见拖着行李、拽着小孩奔跑的旅客;安全线外,工作人员紧张地进行开车前最后一次安全检查,车里车外的繁忙绘成一幅春运图。
武汉客运段隶属武汉铁路局,是全国铁路最大的客运段之一,其运输线呈“米”字形分布,贯穿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承担47对图定旅客列车运输任务,及武汉、襄樊、宜昌、信阳四地的运转乘务工作,年运送旅客4500余万人次。
2009年春运40天,武汉客运段预计运送旅客将达850万人次,成为春运期间中部地区最繁忙的客运段。
17点35分,T246次列车驶离武昌火车站。记者顺着人流从6号车厢挤进7号车厢,在门口碰上了列车长胡建军,“超员100%。”
今年30岁的胡建军是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最年轻的列车长之一,1998年8月,刚从学校毕业便成为K77次列车的列车员,经过两次严格的考试,2007年8月调任T246次列车列车长。听说胡车长要亲自查票,记者决定跟上去瞧瞧。“各位旅客麻烦把票找出来,我们要查下子票咯!”他一嗓子喊出来,车厢里笑开了花,“哟,车长还说四川话噢!”躁动不安的车厢一下子显得有秩序起来,原本人都站不下的过道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人的缝隙,“这是好办法。”胡建军有些得意,“旅客觉得很亲切。”
“我从不说后悔。”查票的间隙,他还不忘拉记者一把,笑起来一脸憨厚,也带着铁路人特有的洒脱,“至少让我找了个好妻子。”胡建军的妻子也在跑车,但不是同一组,“跑K77的时候,她和我临岗。熟悉后,她觉得我人老实就嫁了。”没有鲜花,他所有的浪漫都在火车上。
查完7号车厢,已过了半个小时,记者挤得满身是汗,没来得及喘气的胡建军被叫往4号车厢,有旅客晕倒。记者没敢再打扰,穿过餐车,看到广播室的门虚掩着,便推门进去。
那扇门里,与其他列车员休息室的差别,是多了一整套广播系统。记者走进去时,广播员万金玲刚结束这个时段的播音。这个温婉的女性,从1982年进入武汉客运段至今,已在铁路上走过几千个来回。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那天,刚好是万金玲这组当班,“14点28分,正好是我们正点从成都始发的时间。”当时火车上共有1100名旅客,车刚要启动,站台和火车都在晃,紧接着T246接到武汉铁路局通知,“我坚守广播室,通知旅客撤往车站广场等候,其他人分散到各个车厢,把厕所、床底、桌下仔细检查一遍,防止有遗漏。旅客撤完了,上级指示我们在车上待命,任何工作人员不得离开。”
记者走到10号车厢时,遇上了提着垃圾袋的程强,这个小伙子去年11月刚从空军部队退伍。今年1月8日,在武汉客运段接受了近2个月攻坚培训后,程强和同伴一起,踏上了L48次由汉口开往重庆的临时客车。
目前,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共有职工1.1万人,春运期间,加借调人员,武汉客运段每天有1.75万人奋战在一线。采访中,记者并没听到抱怨,也没有人提及自己高强度的工作,武汉客运段段长黄成民说,“无所谓苦和累,这毕竟是我们的工作,其实我们只需要两个字———理解。”
春运期间,武昌开往成都的T246次列车上,列车长穿梭于如潮的旅客中,忙着检票。本报记者郑明桥摄
责编: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