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基德·马基迪
伊朗
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他最初工作于伊朗伊斯兰宣传局的艺术部门,后来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伊朗著名导演慕森·马克马巴夫的赏识,参与其多部影片的演出,为自己日后的导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基德的电影处女作《手足情深》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其后的《继父》一片先后获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圣保罗影展、突尼斯影展等重要奖项。1998年的《天堂的孩子》成为首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影片,扩大了伊朗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马基德迅速成为伊朗人心中的民族英雄。1999年《天堂的颜色》继续《天堂的孩子》的辉煌,蝉联了蒙特里尔电影节上最佳电影奖。之后又推出了反映难民生活的《巴伦》等。一直痴迷于儿童电影的马基德·马基迪,首次转变题材,创作出反映难民生活的《巴伦》,显现出其作为一个优秀导演对各种题材的超常把握能力。
主要作品:《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颜色》《巴伦》《 Baduk 》《 The Father 》
获奖情况:《小鞋子》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92年《 Baduk 》(手足情深)获嘎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1995年《 The Father 》获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圣保罗影展、突尼斯影展等重要奖项
1998年《天堂的孩子》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伊朗本土影展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大奖项。蒙特娄国际影展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三大奖项
责编:张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