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城市带(群)目标定位:
·打造成为“黄河金岸,塞上明珠”——具有宁夏特色的精品城市带;
·宁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西北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基地,西部大开发新的战略支点;
·全国十大新天府,中国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宁夏新闻网讯 四月的塞上大地,山花烂漫,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一卷蓝图舒展了母亲河千年的眉头。2009年4月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隆重召开沿黄河城市带(群)建设启动大会,全面拉开了发展沿黄城市经济的序幕,这标志着宁夏沿黄城市带(群)建设这一大手笔从“规划蓝图”走进“加工车间”,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示意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城市群和经济圈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古往今来,世界主要城市群都是依靠大江、大河、大海而建设、而兴旺、而发展。有水就有灵气,就有生机,就有活力。建设跨区域的城市群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黄河自甘肃出山入川,进入宁夏,流经397公里。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唯黄河而存在,依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盛。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了向黄河靠拢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2008年,宁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全区城市化率达到45.5%,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宁夏沿黄河分布的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平罗、青铜峡、灵武、贺兰、永宁、中宁10个城市以4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宁夏全区57%的人口、80%的城镇、90%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宁夏9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已初具城市带雏形。今后,宁夏将全面推进这一地带的城市化进程,着力打造生命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特色城市线、生态景观线和文化展示线。加快公交互通、金融同城、电讯同区、电力同网、信息共享步伐,形成以首府银川市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石嘴山市、中卫市、吴忠市三个沿黄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促进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山区10个县(区)的人口向沿黄地区聚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