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记者手记】峥嵘岁月激荡心灵 红军精神指引信念

CCTV.com  2009年08月23日 23:0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记协网  

  □ 新华社/中国记协网 高海英

  22日, 17家中央新闻单位的100名编辑记者抵达井冈山。这是 "中央新闻单位名记者名编辑江西老区行"活动的第二日。

  到了井冈山,大家迅速放下随身行囊,在当地宣传部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

  这个演示馆是由全景画、地面塑型和高科技声光电演示系统三部分组成的,将井冈山斗争的重大事件和五百里风光融合在一起。在20分钟的时间里,大家恍若穿越80年时空,置身于群山之中,亲身领略当年井冈山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观看过程中,很多记者不忘自己的本行,有的端着照相机捕捉亮点,有的把摄像机扛在肩上连续拍摄,有的打开了录音笔……在演示结束后,很多人还沉浸在荡气回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观后感。

  随后,大家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毛泽东故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也听到了很多真实而催人泪下的故事。

  共产党人刘仁堪的就是其中一个。据讲解员介绍,1925年,刘仁堪加入中国共产党,井冈山斗争时期任县委书记。在一次巡视工作时,因叛徒告密被捕。临行刑前,他还在宣传革命,痛斥敌人,敌人恼羞成怒,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掉,鲜血从他的嘴里顺着衣襟淌了一地,他就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大字"革命成功万岁!"

  在众多革命者的资料图片和画卷中,一位清秀的女子给人印象深刻。她就是朱德的夫人伍绍兰。1929年,伍绍兰26岁。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行军途中,遭到敌军突袭。伍绍兰被敌人抓住,敌人严刑拷问她关于朱德的消息。武绍兰守口如瓶,最终惨遭敌人杀害,她的头被砍下,在赣城挂了三天三夜。

  还有一幅画表现的是当年红军100多位伤员,遭到敌军围攻,在面临说出红军动向得生路,还是严守秘密被敌人杀害两种选择时,所有的红军伤员都选择了后者,他们当中最小的一个仅14岁。画面上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就是那些长眠在井冈山的无名英雄的化身……

  同行的一位记者感慨地说:"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让更多人理解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午饭时不少编辑记者选择了红米饭、南瓜粥。这让人想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谣:"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哟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这是战争年代革命者艰苦生活的写照,更是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我们不仅要吃红军饭,更要切身体会红军当年艰苦而又昂扬向上的生活状况。

  下午,编辑记者们换上了统一的红军服,从住地出发,来到了井冈山大陇镇。大家并不畏惧高温的天气,分成10个分队,带着红旗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挑粮小道行进。"挑粮小道"路面崎岖不平,有的地方又窄又陡。走在上面的"红军战士"很多衣服被汗水浸湿,可以拧出水来。新华社的董跃武是位"五零"后,他背了一个沉甸甸的相机,一路走,一路拍,从背后看,他的上衣和裤子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相机的背带也浸透了汗水。在接受电视台同行采访时,他说这就是学习红军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那些忙着采访的电视台记者,也都是扛着十几斤重的摄像机一路攀爬,在浑身湿透的情况下还在不停地做着采访录制工作.

  在观看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时,很多人深受鼓舞。这里引用新华社记者周宁、璩静采写的《让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的几个片段:

  看到《小井红云》《十送红军》等片段时,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李凤鸣的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下来:"我从歌舞剧《井冈山》里找到了信念和信仰的支撑点,看到了井冈山精神,对我今后的工作是一种激励。"

  "令人震撼、净化灵魂、催人奋进。"新华社记者任鹏飞表达着自己的心声,"炮声近在咫尺,气势恢宏的演出仿佛让我置身于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

  看过《三湾改编》一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朱红娜说:"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而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曾在中东地区工作4年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刘素云深有感触地说,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具体内涵。新闻记者需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新闻现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宣部副秘书长、本次活动总领队魏地春说:"一部令人震撼的红色史诗留给我们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让英雄事迹得到弘扬,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境界得到升华,它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脉相承,让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更好地履行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责编:曹树彬

1/1

相关热词搜索:   央视网  CCTV.COM  井冈山精神  江西老区行  名编辑名记者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