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港口规划
充分利用盐城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丰富、自然水深条件较好的优势,将盐城港发展为江苏省地区性重要港口和苏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未来发展以通用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在提高区域物资转运功能的同时,加强临港工业港区开发建设,以港口开发带动临港产业发展。根据岸线资源条件和特点,盐城港规划形成以大丰港区为重点,射阳、滨海、响水港区协调发展的沿海港口体系。
空港枢纽规划
盐城南洋机场规划等级由现状的4C级提升为4D级,建成为国际机场。远期在盐城近郊预留机场远景发展用地和客货集疏运通道,将盐城机场建成苏北区域性支线机场,融入长三角枢纽航空港体系。
客货运枢纽
将五星客运站与盐城火车站联合规划为综合型客运枢纽,实现公路、铁路及公交的无缝衔接。市区建成五星站、盐城南站、盐城北站和盐城东站,形成一主三辅的客运站布局,推进县(市)公路主枢纽达标改造,每个县建成一个二级以上标准客运站。
据记者了解,截至2008年底,盐城市公路总里程达17570.6公
里,基本实现“市到县高速路、县到县一级路、县到乡二级路、乡到乡三级路、乡到村四级路”的目标。
2001年全长160公里的新长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盐城“地无寸铁”的历史。目前已开通了至北京、哈尔滨、西安、武汉、成都、兰州等地的客运列车,加强了盐城对外交通联系。
盐城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占江苏省的56%,具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建港条件良好。射阳港、滨海港、响水港被国家批准为二类开放口岸,2005 年10 月大丰港两个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建成投入使用, 2007年10月大丰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盐城港已经形成以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四个主要港区组成的区域性重要港口,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16个,年吞吐能力达1100万吨。
盐城南洋机场始建于1958年,为空军二级永备机场,1984年开始为军民合用,1999年按4C级标准建成盐城机场,于2000年3月正式开通民航班机,并于2008年低,盐城机场口岸对外开放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盐城成为在全国第十、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海港和航空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盐城民航站现已开通北京、广州、昆明、长沙、温州、桂林、南通、香港和韩国首尔等国内外航线,计划3-5年内开通深圳、厦门、西安、哈尔滨等国内航班和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际航班。
盐城是江苏水运大市,航道总里程、船舶拥有量均居全省首位,以灌河、通榆河、泰东河3条三级航道为主骨干的、通江达海的航道网雏形已经基本形成。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内河航道287条4486.25公里,等级航道1751.29公里,其中:二级航道25.08公里;三级航道246.98公里;四级航道294.5公里;五级航道208.77公里;六级航道373.45公里;七级航道532.8公里;等外级航道2734.96公里。
责编:薛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