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2月3日电(记者陈雪霏) 山东省政府日前向斯德哥尔摩大学北欧孔子学院赠送了一座两米高的铜制孔子塑像。山东省副省长孙守璞和中国驻瑞典大使陈明明3日为孔子学院前的孔子塑像揭牌剪彩。
孙守璞副省长在揭牌仪式上说,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文化及其以和为贵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亚洲,而且在世界各地都得到普遍认可和运用,具有深刻意义。山东省希望通过赠送孔子塑像促进斯德哥尔摩大学与山东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孙副省长说,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地貌不仅使山东成为投资的热土,而且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中国大使陈明明在仪式上说,山东省政府赠送这样珍贵的礼物表明中国致力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他说,孔子虽然不是宗教人物,但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文明地位不亚于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孔子倡导学习,传播知识。
陈大使说,自2004年以来,在全世界60个国家中已经建立了260所孔子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北欧孔子学院是在2005年2月建立起来的,在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希望孔子塑像成为进一步加强中瑞交流,继续取得成果的见证。
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教授说,瑞中交流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汉学和中国学方面瑞典长时间以来有比较强的传统。其中有四位很出色的代表: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斯文.赫丁,考古学家安图森和两位汉学家高本汉和马悦然。
罗教授说, “最近几十年,瑞中交流发生了空前的发展。我四十年前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每年只有几十个瑞典人能访问中国。去年有十多万瑞典人到中国去访问了。”
罗教授说,孔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中心人物,但是,与其说孔子生活在中国,不如说他生活在天下,在世界。他的学说不承认任何国家或文化的边界,他教诲的对象是人,是人类。他的学说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他也主张对不同的见解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虽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还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还说,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让我们把山东省政府今天赠送我们的孔子塑像当作学习,宽容以及和谐的象征。”罗教授最后说。
山东省代表团还向孔子学院赠送了一本《论语》。
责编:周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