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特别能战斗的绵竹疾控人员

 

CCTV.com  2008年06月24日 08: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绵竹市疾病控制中心  

    5月12228分一场突发而至的地震打破了本来详和、安宁的日子,地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这和谐、安宁、美好的生活破坏了,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废墟下,失去了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绵竹市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小时就集中在疾控中心大院内,听从安排、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疾控中心的干部职工从惊魂未定中陆续来到疾控中心,短短的十多分钟,疾控中心大院内就聚集了30多名干部职工,匆匆赶到的干部职工看到自己工作、学习的新建综合业务大楼被地震毁坏,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站在被震坏的大楼前,疾控中心主任王晓平进行了简短的动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发扬绵竹疾控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的精神,认真履行疾控中心的防病职责,积极主动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在简短的动员后,绵竹市疾控中心30余名干部职工于傍晚600,灾后4小时后,派出了第一批疾控人,深入全市各个镇乡调查、了解灾情,搜集信息,为下一步抗震救灾作好准备,晚上12时,6个调查小组陆续回到中心,搜集了第一手资料,并向市卫生局作了汇报,从调查情况显示,绵竹受灾严重、损失巨大,各镇乡已有大批伤员被陆续送进各级医院和卫生院,部分镇乡卫生院受到严重损坏,无法救治大量伤员,能救治的也急需大量抢救伤员的消毒药、绷带、纱布、抗生素、液体等,如果这些药品能在短时间内送往各医疗救治点,许多被抢救下来的伤员就能挽救他们的生命。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此时,外地支援灾区的药物已陆续抵达绵竹,急需人员将这些药品送往灾区,在王晓平主任的带领下,30余人又及时赶到绵竹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搬运抢救药品,并分派人员将这些药品连夜送往各镇乡卫生院,为抢救伤员赢得了一线希望。整整战斗了一个通宵的疾控人,清晨六点才回到单位,顾不上休息和吃饭,就立即安排灾后消毒防病工作。

 

  513,灾后第二天,天下着大雨,一夜未合眼的王晓平主任不断接到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医院、市中医院临时抢救点,由于大量伤员涌向医院,医院内到处都是伤员、尸体,整个医院的医疗救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急需进行环境消毒的电话。513日上午,疾控中心第一支专业消杀灭队伍出发了。市医院、市中医院临时救治点出现了身背喷雾器,冒雨实施环境消毒、医疗垃圾消毒、尸体消毒的队员,环境消毒、医疗垃圾消毒、尸体消毒紧张的进行着。医院消毒完毕,消杀灭队伍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城区各灾民临时安置点,中心广场、文化广场、迎祥广场、剑南镇临时安置点等多个灾民聚集、集中点又出现了这支专业的消毒队伍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灾民们看到消杀灭队员冒雨为他们进行环境消毒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丝欣慰的笑容。

 

  14日,天仍然下着大雨,疾控中心消杀灭队员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又传来需要对部分停放两天的尸体进行消毒掩埋的命令,市疾控中心消毒技术人员、消毒队员带着消毒药物立即奔赴掩埋地点,开展尸体消毒,大雨不停的下,身背沉重的消毒药,艰困的行进在泥泞的小路上,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后退,有的只是坚定的脚步,消毒掩埋完尸体,回到疾控中心已是晚上730分了,劳累一天的队员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又在准备明天的消毒药物和器材了。

 

  大灾之后防大疫---这是每一个疾控人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防疫又是另一场战役!这也是对每一个疾控人的考验和挑战。灾后防病工作是防止灾后疫病发生的关键,而消杀灭工作又是灾后防病的重中之重。市疾控中心牢牢把握灾后防病消毒工作这一关键环节,加大消杀灭工作力度,实施大规模、大范围的消杀灭工作,一场大搞灾后防病消毒工作的战斗打响了。为了确保灾后防病各项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下去,并且达到灾后防病的技术要求,市疾控中心迅速组织了30多人的技术指导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帮助指导开展全市各镇乡灾后防病工作。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疾控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充分发挥了疾控人团结拼搏、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团队精神,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一个接一个感人的场面展示在抗震救灾疫病防控工作之中,在危急时刻,充分展示出一个勇敢、无私、沉着、机智的疾控团队。

 

  汉旺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方,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随着天气的渐渐炎热,被掩埋在废墟里还没有被挖出的尸体也出现腐烂、发臭,实施消毒已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解放军来了,支持我们的来了,经过积极努力,在部队官兵的大力支持下,首先在汉旺建立了起了一支专业的消杀灭队伍,汉旺地区的消杀灭工作全面展开了,尸体消毒、废墟消毒、环境消毒、垃圾消毒……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每天持续不断的消毒,为灾后防大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遵道、九龙等这些地震的重灾区以及全市其他各镇乡也在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相继建立起了灾后卫生防病消杀灭队伍,全面实施消毒工作。大面积的消毒工作,需要疾控中心进行技术指导,而这支30人的技术指导队伍就是搞好消毒工作的技术保证。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农户安置点,到处都能后到他们的身影,连续多日的烈日高温,并没有吓倒疾控人抗震救灾、卫生防病的决心。他们渴了喝几口矿泉水,饿了啃几口方便面,不辞辛劳的天天行进在全市各镇乡的田间地头。

 

  12日—18日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疾控中心许多干部职工累倒了,人憔碎了,但是没有一个人退出战斗,王晓平主任更是几个晚上都没有合眼,他仍然坚持战斗在工作的第一线,有序的组织,使疾控中心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城区各灾民临时安置点,各镇乡到处都能看到绵竹市疾控中心的消杀灭队伍,冒着烈日在进行消毒灭蝇。夜深了,疾控中心临时办公帐篷内仍然能看到他的身影。许多工作人员和他一样仍然战斗在工作岗位上,这就是绵竹疾控人,这就是绵竹疾控团队,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他们为绵竹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自“5.12”地震发生后,全中心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夜以断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疫病防控的第一线,尤其是党员干部身先士率,那里有困难那里有需要就奔向那里,毫无怨言。

 

  叶蜀萍,疾控中心卫生监测一科科长,一个身材不高,瘦小个子女同志,自地震发生后就一直战斗在搞震救灾第一线的共产党员。她默默无闻的从事着震后饮用水监测工作,地震后我市城市供水网络遭受严重破坏,农村饮用水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为了确保全市人民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她带领科室一班人,不辞辛劳的工作在饮用水监测的平凡工作岗位上,白天深入城区、农村各饮用水采样点上,有时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饮用水源,甚至还要冒着被流浪犬咬伤的危险,天天不停的采样,不停的工作。结束白天的采样,晚上还要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制定第二天的采样计划,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两点。连续多日的工作使她的嗓子哑了,人生病了,但她说,为了能多采几个水样,能多为群众的饮用水监测做点事,让群众能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再苦再累也值得。

 

  魏清明,疾控中心疾控二科科长,地震发生后,全市的消杀灭工作就落到了承担消杀职能的疾控二科科长魏清明的肩上。魏清明同志深感灾情的严重、责任的重大。制订消杀灭工作计划,安排全市消杀灭工作,联系消毒药品,组织消毒,这些工作他都身先士卒。尸体集中掩埋需要消毒,他毫不犹豫的亲自带领消杀灭队员及时赶到掩埋地点,为了我市一个重灾区---金花乡集中尸体掩埋消毒,魏科长带领消毒队员翻山越岭,冒着山体滑坡和余震的危险,将消毒药物送至当地并指导消毒处置,对遇难者的尸体、生活垃圾、粪坑、蚊蝇孳生地、灾民聚集点环境等也实施了消毒、灭蝇灭蚊,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刚从金花乡回来,指挥部决定对另一个重灾区--清平乡实施空投消毒,他不顾旁人的劝说,不顾自己久未休息疲惫的身体坚持说:“还是我去,这样才放心,清平死了那么多的同胞,别人都在帮我们,我是科长更应该去”。话毕便带领了两名消毒人员和1吨左右的药品到了机场,现场指导部队的消毒人员,并和部队官兵一起将药品搬上了飞机,连续两次都是他主动承担了去清平乡指导消毒的任务。地震发生至今,魏清明同志一直战斗在消杀灭工作的最前线。晴天头顶烈日,雨天冒着大雨,克服因遇难者的尸体腐烂发臭导致其恶心呕吐等重重困难,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全市消毒杀虫工作的最前沿。

 

  叶蜀萍、魏清明同志是我们绵竹疾控团队的缩影,是我们疾控团队中无数先进典型代表之一,我们有这样忘我工作的先进代表,有由先进代表组成的疾控团队,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抗震救灾已经一个多月了,许多职工的体力和精力都处于严重透支状态,但当前正是灾后疫病防控工作最关键的时候,因此无论多么疲惫、多么忙碌,一件接一件的事情,一项接一项的工作都需要我们及时去做,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绵竹市疾控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没有人叫苦叫累,咬紧牙关,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抗震救灾疫病防控第一线,认真做好灾后疫病防控的各项工作,面对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突然袭击和毁灭性打击,绵竹疾控人没有退缩,绵竹疾控人更能勇敢面对,这就是绵竹疾控中心的工作作风,这就是特别能战斗的绵竹疾控人,他们竭尽全力,力争大灾之后无大疫发生,把所有的力量凝聚成一个声音---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绵竹市疾控中心

李电波 罗秀英

 

 

 

责编:王彤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