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商委监察室里,记者见到这样一份体检报告,在“总检结论”一栏中写着“乙状结肠癌术后”、“右中肺区结节影”、“高尿酸血症”等。
体检报告的主人叫曾晓辉,是重庆市纪委驻商委的纪检组长。3年前,曾晓辉被确诊为结肠癌。就是这样一位癌症患者,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内组织重庆市纪检系统人员到岗为抗震救灾提供纪律保障,在10多天时间内两次深入灾区,并牵头组织了重庆市第一支餐饮服务队,将热饭热菜送到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身边。
地震发生时,曾晓辉与往常一样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突然间一阵地动山摇,“我心想不好,肯定是地震了!”曾晓辉组织同事立即往楼下转移,等大家都转移到安全地带后,他立即和本系统的纪检监察干部联系,通知他们做好安全自救和纪律保证工作。
人虽然都平安地转移出去了,曾晓辉的心里却并不踏实。12日晚,曾晓辉开始连夜起草全系统抗震救灾纪律保障文件。13日,由曾晓辉执笔的《重庆市商委纪检组关于加强督查确保抗震救灾纪律规定的通知》印发到全系统各单位纪委,同时上报商务部和重庆市纪委。据重庆市商委相关人士介绍,这是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在震后的第一个抗震救灾纪律文件。
地震发生后,重庆市商委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指令下,承担起重庆市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物资供应组牵头单位的任务。旨在解决灾区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吃饭难的“粥棚行动”应运而生,曾晓辉负责牵头组织了第一批“餐饮服务队”。15日,重庆市商委的7名党员干部,带领76名厨师赶赴都江堰、江油灾区,当天为灾区人民送去了灾后的第一顿热饭。
餐饮服务队派出去了,曾晓辉的工作并没有结束。23日,曾晓辉亲自率队前往都江堰、什邡等重灾区,“医生不让我去,说我这个病一定不能劳累,可是都这个时候了,哪里顾得上这么多嘛!”
“粥棚行动”在灾区获得了巨大的好评,按照党组决定,曾晓辉又一鼓作气组建了第二批“餐饮服务队”,抽调11名党员干部带领110名厨师,分成5个分队赶赴汶川、北川、安县、什邡等灾区,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难的问题。到5月26日,“粥棚行动”的重庆餐饮队已去7个分队、217人,在3个重灾区县和4个重灾乡镇开设了40个供饭点,每天为5万受灾群众供应热饭菜,累计免费提供37万多份盒饭、馒头、稀饭。
5月31日,曾晓辉二下灾区,看望重庆餐饮服务队指挥部的全体同志;前往受灾严重的安县睢水镇、晓坝镇,慰问重庆餐饮服务队员和灾区少年儿童;组织了重庆第三批赴灾区餐饮服务党员上岗宣誓仪式……
在记者的采访中,曾晓辉一直在喝中药。两次下灾区时因为没有热水,曾晓辉把药粉倒在矿泉水瓶子里晃晃就喝了,“现在灾区群众是第一,我是个纪检监察干部,所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责编:雍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