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版画到观澜,买版画到观澜。如今,同“循环经济”一样,“版画”几乎成了宝安区观澜街道的代名词。观澜版画基地、国际版画双年展、版画交易会,越来越为艺术从业者、普通市民熟悉。同时,今年的文博会上,观澜分会场还将正式启动世界一流的版画工坊、首批中外顶级的版画艺术家也将入驻版画基地,这些热点事件,毫无疑问将再次提高观澜版画基地的知名度。
然而,很多市民在谈论观澜版画基地的时候,也常常有一个问题跳出来:版画基地为何偏偏选择在宝安区观澜街道?观澜和版画有何渊源?“走进文博会观澜分会场”系列报道首先将为你探寻观澜版画基地的由来。
观澜是版画大师陈烟桥的故乡
“观澜与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昨日,正在版画基地忙碌着的观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骆秋雄告诉记者,众所周知,中国的创作版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鲁迅先生引入中国,陈烟桥是鲁迅和当年活跃在上海的新兴木刻艺术家的重要联络人,他既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鲁迅木刻理论的重要实践者。作为陈烟桥先生的故乡,观澜与版画有着深厚的渊源,这是中国第一个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在观澜产生的重要原因。
观澜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家宝则告诉记者,发展循环经济和文化产业,是观澜近年来的发展目标。既然观澜和版画有着如此特殊的历史关系,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观澜街道办领导班子自然做起了“版画文章”。
据悉,从2006年3月份开始,观澜街道办联手关山月美术馆整理已故著名版画家陈烟桥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文物认定和整理工作,对陈烟桥故居以及其他地方特色民居进行清理和保护,并先后两次赴上海、广西挖掘陈烟桥的资料,基本完成了陈烟桥生平和艺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在观澜美术馆二楼举办的“陈烟桥父子艺术展”展出陈烟桥和陈伟南父子的100幅作品,并用部分实物、资料介绍陈烟桥的艺术创作和他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同时举行“承前启后——2006中国当代版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展出开幕式上,30多名国内著名版画家齐聚观澜,一些成名于五六十年代的画家很多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最大的83岁高龄,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也许是今生最后一次大聚会,因此很多老人尽管疾病缠身,仍然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会场。在研讨会上,听到观澜建设原创版画基地的想法,版画家们纷纷表示支持,知名版画家李焕民说:“现在艺术市场很繁荣,但炒作和重复的很多,观澜如果真能坚持原创,把事情做起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
观澜版画基地去年亮相文博会备受关注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多方努力,2006年5月1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宝安区人民政府在第二届文博会共同签署《关于创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合作意向书》,决定联手在观澜(最终确定规划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31.6万平方米)打造集原创、收藏、展示、交流、研究、培训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的中国版画事业与产业并进的发展基地。确定基地以举办“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和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为主要活动品牌,以建立“观澜版画博览馆”为重要平台,打造中国版画高端原创作品的聚集地、版画专业研究机构、制作销售和博览中心、版画器材的销售中心、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和中国版画的普及地等。
2007年5月,观澜版画基地首次亮相第三届文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作为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从57个国家1145位艺术家的1976件参选作品中挑选出223件展览作品,全方位体现了双年展的国际化、多元化取向,在国际版画界产生巨大影响。第三届文博会期间,观澜分会场累计接待参观人数3万人次,首届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售出版画作品7000件,成交额近500万元,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国内8省美术家协会、8所美术院校、6家画商以及材料设备商等与版画基地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正式命名观澜版画基地为第三批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随后,观澜街道又陆续举办了经典版画走进观澜系列展,如黑龙江版画精品展;从神州版画博物馆中精选200件反映50—70年代题材的馆藏版画精品,到观澜美术馆举办“岁月留痕”版画精品展,月前又举办了第四届广东省版画展等,着力构建永不落幕的国内外版画精品展示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国内版画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大大提高了知名度。
新闻链接
活动预告
1、世界一流的版画工坊启用
时间:5月15日上午9点30分
地点:版画工坊门前广场
2、原创版画交易会
时间:5月15日至5月21日
地点:观澜文化艺术中心一楼、二楼
3、版画名家入驻“国际艺术家村”
时间:5月15日上午9点30分
地点:版画基地
4、中国版画发展学术论坛
时间:5月14日至5月16日
地点:观澜文化艺术中心四楼多功能厅
5、陈烟桥纪念馆对外开放仪式
时间:5月15日下午两点
地点:陈烟桥纪念馆(观澜街道烟桥路)
责编: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