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马基德·马基迪曾在伊朗政府伊斯兰文化宣传局的艺术部门任职,一开始他是作为演员进入电影界的,作为伊斯兰国家,伊朗的“ 电影生态 ”并没有给伊朗电影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他非常幸运的是,伊朗德高望重的导演穆森·马克马巴夫多次邀请他担任自己影片的主角。马克马巴夫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深刻地影响了年轻的马吉·马吉迪。
![]() |
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
![]() |
飞扬的五环 |
![]() |
飞扬的五环 |
主要作品:《小鞋子》《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颜色》《巴伦》《 Baduk 》《 The Father 》
获奖情况:《小鞋子》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92年《 Baduk 》(手足情深)获嘎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1995年《 The Father 》获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圣保罗影展、突尼斯影展等重要奖项
1998年《天堂的孩子》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伊朗本土影展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大奖项。蒙特娄国际影展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三大奖项。
此次由马吉迪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题为《飞扬的五环》,整部作品仍沿用导演最擅长的手法,以孩子的视角去展现北京的风貌——北京的清晨,跨进校门,在白色的鲁迅雕像下,穿着黄、蓝、绿、紫、红五种颜色校服的少年们抬头仰望着鲁迅像,清澈的眼神中凝聚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少年们欢呼雀跃,手中拿着不同颜色的气球,并且将自己的心愿和祝福写在气球上。他们骑着的自行车上牵引着五彩的气球,穿过正在晨练的老人;穿过写字楼巨大的玻璃幕墙;穿过人群熙攘的城市广场与公园……到达了目的地,随着少年们倒计时声音的结束,五彩的气球飞上了天空,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仰头观看……渐渐地,飞向天空的气球慢慢汇聚,组成了一个奥运五环的标志。
责编:薛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