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中的现场记者(张泉灵《电视研究》 2006.1)
资讯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素质浅析(祝思凝《当代电视》2006.2)
电视与网络的联动呈现新特点(马龙《电视研究》 2006.2)
给孩子一份有益的文化大餐——浅议央视少儿频道2006年寒假、春节节目特别编排(张楠《电视研究》2006.3)
穿越时空的问候(阮柳红《电影艺术》2006.3)
广播影视博览会见闻与思考(杜苏生《纪录影视》 2006.5)
网络电视的传播与发展(温天越《当代电视》2006. 6)
整合网络资源做大做强央视国际(才婉茹《当代电视》2006.6)
文化节目直播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及语言表达(陈志峰《电视研究》2006.7)
重视长镜头中的信息价值——试论纪录片的长镜头与信息量之关系(赵伯平《中国电视》2006.7)
央视晚间时段收视分析(徐瑞青《电视研究》 2006.8)
收视率分析在电视频道竞争中的运用——以 CCTV-经济频道为分析样本(徐立军《电视研究》2006.8)
做一名称职的记者(王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8)
从“掉下来”谈体育精神和媒体责任(吴玉仑《中国电视》2006.9)
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分析(张京娜《电视研究》2006. 10)
新特色 新趋向——2006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概述与思想(唐世鼎《电视研究》2006.10)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袁牧女《艺术评论》2006.11)
浅论记者心理素质在“非常情况”下采访的重要性(董志敏《电视研究》2006.12)
移动直播在中国(颜占国《东南传播》2006.12)
真挚敬业 彰显本色——记二十三届中国金鹰奖观
众喜爱的女演员刘佳(杜伟《当代电视》2006.12)
导视类节目:观众的“搜索引擎”(朱宁《电视研究》2006.12)
体育节目播音员应具有安全播出系统的修复能力(朱虹《电视研究》2006.体育专刊)
浅谈体育频道在大型赛事转播中的人性化包装(胡其坤《电视研究》2006.体育专刊)
责编:张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