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特色 新趋向

 

——2006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概述

CCTV.com  2008年05月08日 14:36  来源:CCTV.com  

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2006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于82226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广博会以“影视佳作云集,数字技术尽览,电视台长纵论,奥运广电舞台”为主题,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首届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2006体育电视国际论坛、中国电影主题日等主体活动,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国际化、专业化水准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国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变化,促进了广播影视节目、技术与设备交易和国际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莅临广博会技术设备展,并作出重要指示。据抽样调查显示:89.96%的观众和83.20%的参展商认为,在本届广博会中“大有所获”或者“有所收获”。同时,展会交易总额达到22.96亿元,比2005年增长 30%。

 

2006广博会凸显新特色

2006广博会正逢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紧紧抓住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广播影视传播优势,深入开发广播影视产业资源,彰显出更加鲜明的特色。

 

1.规模大,层次高,地位升

 

2006广博会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5000平方米,参展厂商达千余家。

 

影视节目展启用了北京展览馆12个展厅,展会面积达24万平方米,规模居国内乃至亚洲首位。其中,特装比例占875%,参展商共721家,民营公司占73%,国内媒体占10%,国际展商占17%,参展的国际展商除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之外,还包含了法国、美国、西班牙、印度、韩国、澳大利亚、日本、越南、新加坡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20多家公司。参展节目品种数量明显增长,包括纪录片、电影、专题片、电视栏目、电视剧、动画片等。

 

技术设备展共启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1个展馆,室内展出面积达4.5万平方米,室外展出面积达3000平方米,其中特装比例占85%,参展商共417家,国内厂商235家占60%,国际厂商182家占40%,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大公司参展的规模加大,参展的产品更加丰富,特别是最新发布的产品比以往增多。

 

本届广博会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国内外知名的传媒和影视制作发行机构,以及一批世界顶级企业与技术设备生产厂商均参加了本届广博会。索尼、松下、汤姆逊、摩托罗拉、美国国家地理、华特迪士尼、华纳兄弟等世界著名跨国集团和企业参加了影视节目展和技术设备展。来自全国的地方广电局长和全国各省及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台长,以及传媒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台长论坛。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奥组委和BBCCNNESPN等境外媒体,国际足联、英超等体育赛事转播负责人,以及奥运顶级合作伙伴、国际体育营销专家等汇聚体育电视国际论坛。

 

本届广博会无论是从国际参展商的数量、规格、层次、所属国家、地区的多样性、区域广度还是从其所占比例来看,都比往届有新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广博会的国际地位。

 

2.内容新,拓展广,亮点多

 

本届广博会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体活动内容丰富,并实现了多项新突破。

首次增加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以“共享经验、共谋发展”为宗旨,围绕“品牌建设与管理创新”这两个既符合世界电视潮流,又贴近我国电视实际的热门议题,展开重点研讨,并首次推出了《中国电视台品牌建设与管理创新分析报告》、《管理视线——“电视决策参考”专题汇编》等。论坛为全国电视台搭建了一座沟通、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被认为对我国电视业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体育电视国际论坛首次以“体育·电视·新媒体” 为主题,全面展示全球体育电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前景,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紧密围绕2008年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正全力筹备奥运报道方案,全世界的人们将在2008年享受到一次当代最丰富多彩的体育电视盛宴。

 

影视节目展首次增设广播电台展台,展示广播精彩节目,拓展了节目展的领域。并首次设立“走出去”工程展台,以图文、视频介绍长城北美平台、亚洲平台在海外业务的推广和发展。

 

为弥补本届广博会电视剧“飞天奖”和电影“华表奖”的空缺(从2005年起改为两年评一次),首次举办了中国电影主题日活动,展现中国电影百年历程,感受电影文化魅力。

 

本届广博会影视节目展亮点诸多,引人瞩目,现实题材电视剧目比重提升,古装剧目比重明显下降。在2236部参展节目中,现实类题材占7258%,特别是围绕纪念建党85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奥运题材和动画作品也丰富多样。同时,纪录专题片的参展数量、节目交易量绝对超过了影视剧的数量,这一变化表明,观众的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纪录片已由“龙套”角色晋升为“主角”。在影视节目展上,作为承办方的中央电视台设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展台,展出面积最大,剧目最多,备受关注。

 

本届广博会技术设备展突出高清、奥运转播以及数字新媒体三大亮点,尤其是体现自主创新特色,充分展示我国广播影视技术的新成果,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远程节目网络制作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和新整合的网络电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芯片,世界领先的高清视频产品,有线电视数字网络的新技术以及国内研发的手机电视新业务等。

 

本届博览会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前去参观的观众达56万人次,特别是设备展在最后的两天中开设了“公众日”,免费向社会开放,让百姓亲身体验数字技术,了解认识新媒体,感受高清电视的独特魅力,呈现出人气旺盛、场面火爆的局面。此外,还有来自泰国、越南、印尼、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及非洲国家的代表踊跃参观,表明广博会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强。

 

3.策划精,组织强,影响大

 

本届广博会得到了中央领导、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组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组委会办公室以中央电视台为主体,下设7个专业工作小组,根据广播影视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展会活动内容,精心策划,确立主题,制定了翔实的整体实施方案,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实地反复检查,统筹协调,细致服务,抓好落实。特别是在展会招商、新闻发布、参展机构和内容审查、境内外嘉宾接待、安全保卫等方面,采用专业化的运作方式,确保了广博会各项活动安全、高效运行。

 

广博会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广泛扩大影响,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中央新闻单位,首都和部分地方新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中青网,以及新浪网、网易等门户网站,近40家国内主流媒体均在重要版面、时段对广博会的各项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中国电视报》还推出联动专刊、专栏,重点宣传广博会。境外重要媒体也进行了关注报道。特别是承办方中央电视台发挥传播优势,制作了广博会统一形象宣传片,持续滚动播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等对广博会新闻全程报道,并首次对节目展和设备展开幕式进行电视现场直播。《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等名牌专栏也相继推出了专题报道。此外,央视国际网站还专门设立广博会官方网站,介绍广博会历史和最新动态,采用嘉宾访谈、在线直播等形式,发布了上百万的文字和图片信息等。据了解,这次广博会是历届广博会宣传报道最密集、最充分的一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海内外的参展商和观众普遍认为,本届广博会充分展示了广播影视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国际水平。

 

广博会发展呈现新趋向

1.品牌国际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国际广播影视业的激烈竞争,我国广播影视将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广博会应以更高的目标,全球的视野,进一步明确定位方向,突出个性特色,特别是要立足民族自主创新,推动更多的中国特色广播影视产品出口,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广博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国际参展商的数量和所属国家、地区更多,更要体现在广博会所展示的节目、技术等内容更具国际水平,要让更多的国际参展商带来世界最新的广播影视节目、技术及产品,以及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管理经验。

 

另外,积极组织宣传运作,加大境外媒体报道力度,还可积极与国际知名影视节、博览会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通过参加国际知名影视节、技术博览会等机会,广泛宣传推介广博会,并邀请更多的境外机构参加广博会,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互利共赢,扩大广博会的国际影响,提升品牌。

 

2.服务专业化

 

广博会是国际性的大型综合活动,其组织和服务方式今后将日益规范、专业和完善,通过不断提高办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各项服务措施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标准化,形成优势、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服务专业化包括筹备组织工作更加严谨细致,有章可循并确保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性,增强权威性等。要针对前来参观的人员和广博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建立一套有效、完备的防灾、防范应急体系,并实施工作人员的专业训练,确保万无一失。要为参展的客商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条件,完善硬件配套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及设立公共服务区、媒体工作间等,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等。要建立运营组织的有效指挥系统,随时检查和发现运营系统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保证高效运行。并努力增加权威发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特别是要增加行业管理政策、标准、动向的最新发布,以及整合行业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项数据调研、专题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等,增强“国家级”展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另外,服务的专业化还体现在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专业运作,并注重与国际专业组织的合作,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准,使广博会迈上新的台阶。

 

3.运营产业化

 

广博会作为广播影视产业交易的重要平台、会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资源潜力,市场前景看好。据国外统计,展览业每收入1美元,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如设计、装潢、餐饮、旅馆、交通、旅游等增加4美元的收入,其效益相当可观。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广播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博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显现,其资源整合配置将进一步优化,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广博会各承办单位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吸收社会资金,采取公开招标、冠名、企业赞助、挂牌协办、租赁拍卖等方式开展多种营销,以获得充足的市场回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广博会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4.功能多元化

 

本届广博会观众调查结果表明:参展商参会的目的依次为:发布新品(69.21%)、展示形象(67.63%)、交流信息(63.95%)和寻求合作(57.11%);观众参加展会的目的依次为:了解动态(58.09%)、搜集资料(54.07%)、个人兴趣(3223%)、寻求合作(29.99%)。可见,广博会的功能正逐渐走向多元化。伴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广博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功能不仅仅是进行产品交易,还承载着丰厚的内涵,融招商、展览、论坛、评奖、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民族品牌成果展示、高层论坛、专业人士交流、节目看片会、推介会、研讨会、专题讲座、组织评奖、颁奖等,广博会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将广博会打造成为一个异彩纷呈的大舞台,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国际合作的桥梁,成为人们沟通信息、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娱乐活动的新场所,不仅具有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而且具有可视性、娱乐性、趣味性,引人入胜,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多种需求和享受。今后广博会综合功能将进一步体现,以开阔的视野、富有魅力和特色的文化活动,包括组织文艺表演、主持人与观众现场交流、影视明星登台亮相、家庭影院、DV作品大赛、时尚创意设计展示、广播影视高新科技体验等,形成经贸交易与文化交流互动互补,相互融合,以启迪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对广博会留下长久的记忆。

 

5.参与大众化

 

当今世界,广播影视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成为最普及、最便捷的文化娱乐和资讯信息载体,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是广播影视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广博会要坚持受众为本、用户至上的原则,不但要办成行业的盛会,更要吸引广大受众的参与,努力成为大众的节日。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性、广泛性和群众性,坚持开门办展,设立更多的参与项目和互动活动,提升人气,还可利用互联网举行网上广博会,让足不出户的参观者也犹如身临其境,实现人机互动,提高参与性。总之,要让更多的普通群众通过参观、参与广博会的各项活动,亲身了解广播影视节目的交易过程,感受广播影视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领略广播影视产品的科技奥秘和艺术魅力,广泛传播普及广播影视知识,使更多的人们与社会各界关注和理解、支持广播影视事业。同时,广博会要重视对受众的调查反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不断改进广博会的内容、形式、组织方式和运营服务,使广博会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应。

 

 

(摘自《电视研究》2006年第十期作者:唐世鼎)

 

 

 

 

责编:张曦健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