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初期——地方新闻 片子坐飞机火车进北京
赵忠祥回忆,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或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有的新闻要几天后才能与观众见面。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和打印机,大部分新闻都以手写稿的形式传给主播。“当时的主播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20个编辑每个人的字都不一样,有时候还有领导用红笔、黑笔修改的手迹。”赵忠祥回忆,有时在节目开始后还会飞进一两篇这样的临时稿件。早期《新闻联播》的播音室是一个40平方米的小屋,摄像机、照明灯,加上满地电线,走路都要很小心。播音台是三合板简单拼成的,台上放着写有播音员名字的纸板。而播音员身高不同,大家就用泡沫板或者是磁带盒垫在木椅下面调整高度。
新闻联播·探索——借鉴国外 女主播尝试“微笑播报”
“上世纪80年代,是《新闻联播》变化最多的一段时期。”当时的主播卢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1983年开始,卢静、罗京、张宏民、李瑞英等新一批播音员进入《新闻联播》。
“随着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加强,我外出采访时看到了很多新鲜的播报方式,例如女主播的微笑。”1984年,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尝试了微笑播报的方式,此举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随后观众普遍反映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机”,之后《新闻联播》的不少女性播音员都沿用了这种播报风格,并尝试加入“观众朋友们,您好”等问候语。“节目初期没有打字幕的条件,我们尝试在节目开始时作自我介绍,有人提出自我介绍不妥。我们又改成了在一块纸板上手工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摆在主播台上。”
新闻联播·成熟——现场直播 李瑞英藏在台下递稿件
“这个直播与19年前的直播截然不同。19年前是不得不直播,而现在是主动直播,是为了更加贴合新闻传播规律对自身提出的要求。”赵忠祥表示。
这一新闻播报形式的质变,给《新闻联播》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卢静向记者复述了罗京对她描述过的一段经历。“有一次一条重大新闻节目开始后才送到演播室,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当时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件,罗京看到稿件的同时就必须播报出来。突然有一张李瑞英怎么也找不到了,在桌下急得满头大汗。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的最后几句时,从凌乱的稿件中找到,才有惊无险。下了台后两人都虚脱了。”
责编:张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