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李庆庆:我为什么要博?

 

CCTV.com  2007年11月27日 13:42  来源:  

 

    其实博客这个词,我最早是在2003年就知道的。当时因为做节目做的焦头烂额,完全找不到北,经常向sxj老师请教,当时s老师就建议我想博客求援。而且此前在伊拉克战争的直播当中,s老师因为经常援引一些博客新闻网站上的消息和照片,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和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信息而受到广大观众和编辑的狂热追捧。所以在在2003年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博客是一个好东西,是一个我可能获得大量信息来源和创作灵感的地方,但是博客与我本人没有关系,就好像说我很喜欢看小说,但我自己不会去写小说一样。

   后来,节目都没有了,博客就离我越来越远了。重新博客是在去年下半年,看了一位好友的空间以后,当时我十分惊异于为什么他可以对一个虚拟的空间,对着那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我把这种做法归结于一种自恋的表现。可是看他写的文章——心理的烦恼和快乐,别人给他的回应,看他链接的好友,渐渐地我也产生了要写点什么的冲动。。。

   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一些照片,慢慢地有点什么感想和冲动就想写上一段,尤其喜欢看到别人的评论,因为我觉得许多当面将有些“肉麻”或者太一本正经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是最好的。
    上周末,看《三联生活周刊》有一位南京的吴宏写的读者来信,就谈到了他/她为什么要博客的问题。他/她总结的是He/She has a dream——成为一个专栏作家,而博客是他/她实现这个梦想的一种测试方法。我想起来,曾几何时我似乎也有过此等“妄想”,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而今却是往事不堪回首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只能说“I had a dream.”但是这位吴宏朋友还是让我认真地想一想,我到底为什么要博?


  几天前在《新民周刊》上看到一篇介绍黄集伟先生的文章,黄先生是专门收集近些年网络新词汇的人,文章摘录了他收集的部分2005年度词汇,比如说:“偶”,“粉”,“博”,“互粉”,再比如:“这年头,抢银行都得骑自行车”,“我觉得我活得像一句废话”绝对的黑色幽默。还有好多,我都记不住了,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我到底为什么要博。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权威的话语霸权,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抖落自己的一点“卑微”的智慧和聪颖,语不惊人死不朽。许多警世骇俗的语汇都是来自草根人士对生活最为深刻的体验和最为近距离的观察。在网络的世界里,所有的权威都可以成为被讽刺和嘲笑的对象,所有人都可以对这个巨大的虚拟空间,摘掉平日里为了苟且偷生不得不带上的面具,痛痛快快的笑骂,也可以潇潇洒洒的自嘲。《馒头血案》就是这种草根智慧的最佳注解,反衬出权威、主流的虚伪、无能和小心眼。

  最后,我前面说到的黄集伟先生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习惯性八卦》,我还没有看过,但是我觉得黄先生的这个描述对于我也很合适,在网络的世界里,八卦的范围更广,消息更多。

  我还是博客队伍中的一个新兵,刚刚开始品尝到其中的乐趣,我也羡慕许多70、80甚至90年代的dd和mm们的新锐和前卫,也许博客能够帮助我不会被他们落的太远。

 

 

 

 

 

 

责编:薛爱民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