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CTV指南频道 > 中央电视台大学生青海锻炼札记 > 正文
![]() |
张 玲
中央电视台所在部门:人事办公室
青海电视台所在部门:文体中心
来到青海已经一月有余,时间,在我们大家熟悉环境、熟悉彼此的时候悄然滑过,却留给了每个人不同的记忆与感受。坦率地说,来青海之前,对于即将开始的半年锻炼生活自己的心情是复杂的,六个月的时光在这片高原上会留下怎样的印记?对于青海,最熟悉的一句话是往年锻炼人员的一句感言:“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怎样的生活体验让这些经历、性格不同的人有了共同的锻炼感受呢?
如今,我在找寻答案的旅途中渐渐感受到:在青藏高原的日子亦将是我一生中的珍贵时光。这里的锻炼生活从“心”开始,高原的广阔、纯净让我们放下欲望都市里的杂念,细细的品味这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心态在每一天的日子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这样的生命历程而变得更加丰富、厚重。
熟悉的变化
来青海后,工作上最大的改变是由原来的行政工作转向了节目制作。深入一线走近采访现场,其实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东方时空》的实习磨练,让我有机会了解、掌握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流程。来到青海投入工作后,这样的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确定选题、写拍摄方案和分镜头脚本、联系采访对象、下乡采访、坐在编辑机前……一切,恍若时光倒流。然而置身青海,在熟悉的感受之外,还有变化之中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吸引力:青藏高原的风俗人情和他的河湟文化。我知道这片神秘高原会在日后不断的带给我惊喜与收获。这种熟悉与陌生的交织,令我即使是面对着这里的一山一树时,内心都充满着幸福感。
![]() |
高原上的第一个难题
刚到青海,在高原上遭遇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高原反应,而是这里干燥、多风、日光强烈的气候让我的皮肤出现了严重的红肿、脱皮现象。每天早上洗过脸,涂抹护肤水、防晒霜的时候都令我痛苦不已,灼伤的刺痛感、红肿的晒斑、如此这样切身体会高原气候的情况是我未曾料到的。不敢再涂抹任何护肤品却又担心裸露的皮肤承受不起太阳的辐射,矛盾中我不知所措。感谢远在北京的朋友、同事送来的关怀和帮助,让我顺利度过了高原生活所遭遇的首次危机。
听青海人说:这里的天气是一年四季不分,一天四季分明。日夜温差有时相差20几度,让还不能适应气温骤变的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屋外灿烂的阳光和实际气温,常常会迷惑我们这些刚刚到来的客人,给我们一点颜色看,好在大家很快掌握了应对技巧,出门前听听天气预报、看看窗外行人的衣着,以不变的谨慎应对万变的天气。
![]() |
冲锋衣 牛仔裤
来青海之前,热心的清昊为每个人准备了“青海生活Tips”。作为有过半年青海锻炼生活的“过来人”,清昊从医药、服装、生活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在青海生活的必需品和其主要用途与功效。当我拿到这份备忘的时候,心里最大的感受是踏实。似乎有了它,自己就完全可以应付在青藏高原所要面对的一切。
我对照着tips上林林总总的提示,一样样地整理着行李,其中有一个词汇对我是完全陌生的——冲锋衣,这个有些军事化味道的字眼,让我费解好奇。Tips上的解释是:出差旅行必备,防雨防寒防晒。到了青海,自己真切的体会到冲锋衣与牛仔裤这身搭配在当地的实用性。刚来时的环境适应、时常的下乡采访和五一的出行考察,百分之百的人均使用率,对于应付骤变的天气,大家早已形成默契,冲锋衣和牛仔裤几乎成了我们一切社会活动的衣着选择。男生的冲锋衣以黄、蓝、灰为主,女生的更加多姿多彩,红、粉、橙、绿、蓝……衣服的类型是一样的,但它在每个人身上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力。在我们眼里,冲锋衣、牛仔裤已不仅有着“三防”的功效,这色彩斑斓的服装更是我们团队朝气与活力的体现。
高原影像的乐趣
与在北京生活不同,我的背包里多了一样不可或缺的物品——相机。随时捕捉高原的风貌、捕捉工作和生活细节,这已成为我高原生活的一种乐趣。因为相比于文字记述,影像能够更迅捷地表达拍摄者此时此刻的情绪,那些一眼而逝的瞬間,也在按下快门的時候化作了無盡的永恆。每次集体出行,大家都会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沿途西部壮美风光和同伴们的影像,而构思拍摄情境、创意拍照更令我们的照片生动有趣,旅途充满了欢声笑语不再漫长。在每月一次的看片会上,大家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分享摄影心得、探讨影像的构图技巧,气氛热烈,一些瞬间抓拍的照片更是把伙伴们可爱、诙谐、搞笑的一面展露无余,在交流中不仅我们的摄影技术得到了提升,也收获了难得可贵的友情。
第一眼的春天
4月19日一早,我们随节目组下乡前往贵德县,准备直播两天后在那里举行的贵德黄河文化节,一同前往的是整个文体中心和技制中心的同事。贵德县距离西宁大约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出了西宁市,走一段高速路,便进了大山里面,稀落的村庄、秃黄坚挺的山峰、绵延的盘山路,西部的沧桑壮美映入我的眼帘。也许是东行的缘故,越是接近贵德,一路上的景致就越来越鲜绿起来。我们在车上时而望向窗外,时而眯眼小憩。待到已进贵德县时,窗外早已春意盎然,路边的杨树在微风的轻拂下摇曳着,坐在路边卖水果、卖酸奶的妇女怡然的与身边的人闲聊着,三两成群携手走过的年轻人,男孩子都去领卷袖,女孩子穿着颜色明艳的春衣,在这样的小镇里景致别样。这让我不禁想起三月离开北京时乍暖还寒的天气,四月的西宁城漫天大风的情景,而眼前的那抹新绿,成为了2007年我的第一眼春天。
责编:张曦健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