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CTV指南频道 > 中央电视台大学生青海锻炼札记 > 正文
![]() |
梁 豫
中央电视台所在部门:台办公室
青海电视台所在部门:青少中心
一直不敢轻易地形容青海的山和水,正如它们是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圣山和圣水,他们不敢轻易直视这里的雪山,也不曾轻易汲取这里的绿水。事实上,青海的山和水恰恰用不得“轻、易”这两个字,所以稍纵即逝的感叹和赞美,浮光掠影的观看和侧目,甚至是缠绵无序的遐想和回味,都是对它不恰如其分的欣赏。抑或是它根本瞧不起我们俗世凡人的欣赏,甚至是膜拜。
![]() |
当我第一次真正看到雪山的时候,当我第一次感受到并不亲密的青海湖的时候,当我第一次隔窗屏住呼吸畏怯地看着肆虐的狂风卷沙怒吼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存在之微不足道,我觉得任何语言都无能为力,我觉得用一个旅行者抑或是观光者的目光去欣赏风景,玩味景致是多么不值一提。如果看到玉龙雪山时会惊叹冰雪的纯洁无染,看到黄山的奇峰会赞美壮丽如诗,看到汹涌的大海会畏惧波涛的无垠澎湃,那么,在青藏高原,这所有的景色很可能在一刹那就呈现在你的眼前。真是一目四季,而且每一季的景色都不是轻描淡写,而是浓墨重彩。
青海的自然是极致的自然,是不适宜为人类所享用的,是不为满足人的欣赏欲望和追逐目标的,所以它寒,它湿,同时又热而干。你永远不可能琢磨得透,不可能欣赏的了,不可能取之于己,不可能用之于人。它是高傲的,是绝于尘世的,是毫无羞涩的,是凛冽而无情的。它的无情是无世俗的情而超越世俗的情,所以它似逍遥游里的仙子,“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所以,青藏高原也是宗教圣地,虔敬的信徒在我们心中充满了神秘。而青海山水的“无情”恰恰也印证了佛教的核心,即“戒、定、慧”。戒除恶行,禅定修行,观悟佛理,断除情欲,获得解脱,所谓“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除妄惑,显发真理”。所以,青海的山和水恰似这真光蕴理的圆满者,又似教诲我们修学,无尘无埃的天国仙子。所以,我哀叹它的无情,所以我又感于它的无情,所以我更向往于它的无情,所以我当此应忘记它的美和秀丽。
如果说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话,我更宁愿说青海的山水无美。无美则无不美,无言则无不言。说它无美,并不是它不美,而是以区区一个美字无法概括它的“美”,即便形容它时的美是绝对理念上的美也不足概括它的全“美”,所以它是无不美。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青海的山水似乎又是美而无争的,不是无可争,是发自超然绝然的不争,无有尘埃,当然也就无可拂拭。
![]() |
既然山无美,水无秀,翩然若仙子,巍峨横出世,我却又在这里费其口舌作了一篇无美之赞美之辞,实则碍于这圣山圣水之名。毕竟还是一介俗子,愿山下和煦的风,温柔的雨听我倾诉这絮絮无用情,再将我的情与字幻化分飞。这样也许它能舍得赏赐我一份纯朴与洁净。
闲情偶忆一则禅宗故事:“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子,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
责编:张曦健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