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视台2006年蒙汉语春节晚会《吉祥欢歌》和汉语春节晚会《你好内蒙古》,凭借浓郁的民族特色,恢宏的的声画气势和鲜明的地域特点,以及朴实的真情实感,荣获中国视协委员会春节晚会好作品奖和最佳创作奖。除春节晚会外,我台的《昭君文化节》、《草原文化节》,《环球洲际小姐国际大赛总决赛》,《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选美大赛》,《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博克大赛》,《八省区蒙古语歌曲电视大奖》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征歌颁奖晚会》,《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骏马奖晚会》,《内蒙古首届电视舞蹈大赛》、《内蒙古首届舞蹈大赛》、《内蒙古首届曲艺、相声小品大赛》、《全区四胡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都较好的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大投入、大制作、大影响的效果。
2007年内蒙古电视台在维也纳举办了《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的一台充满浓郁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会,让草原音乐走进了世界音乐的殿堂。我们选派了优秀的少数民族作曲家、歌唱艺术家、演奏艺术家与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一起用音乐为中国观众和国际友人送上草原的祝福。把体现草原文化精髓,体现蒙古民族音乐精髓的长调、呼麦、马头琴、无伴奏合唱、交响乐等作品献给了国际友人。
《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最大特点是把蒙古族最具特色的音乐艺术与西方交响乐相融合,推动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节目播出后,再一次得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认可,他高度赞扬了内蒙古电视台的做法,并对这台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荣获中国视协艺术委员会春节节目评奖一等奖。
我们做了很多的大型活动,可以说没有出现过低俗的东西,原因是我们在时时地自律,时刻牢记自己是公众媒体,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出现矛盾时,敢于牺牲经济利益,勇于肩负起社会责任。低俗、庸俗的东西,收视率、点击率再高,广告收益再多,也不能为之;高雅、优秀、对全社会有益的东西,就是一时收视率、点击率不高,影响广告收益,也要勇于为之。努力地做到,在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的进程中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坚持高雅,坚持先进文化,从长远看,与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作为主流媒体,随着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的增加,其媒体影响力和媒体的公信力与日俱增,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单位、地区纷纷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如:呼和浩特昭君晚会、鄂尔多斯文化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选美、东方路桥集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