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造一种自觉抵制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新媒体发展的风起云涌,随着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结束,境外传媒的竞争日益临近,在这种强弱分野的关键时期,如何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觉得,传媒发展必须培养核心竞争力,走品牌创新之路。低俗之风,显然与媒体的品牌形象不相匹配,因此,塑造品牌形象,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品牌传媒,要求我们必须把抵制低俗之风,当成组织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当成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追求,贯穿于节目策划、制作、播出的全过程,努力营造一种自觉抵制的文化氛围。
三、构建一个领导有力的宣传网络
我台高度重视抵制低俗之风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台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建立起联防严控的工作体系和各级负责的责任制度。与此同时,我台积极构建宣传管理的立体网络,对上,与相关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保持全天候的信息互通,确保上级的指令和提示及时得到传达、贯彻、落实,对内,成立编委会,对全台节目宣传实施综合协调,确保了各项自查整治行动能够高效推进。
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1、完善宣传管理制度
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宣传管理制度,制定实施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实施意见》等规定,在历次自查和整治的基础上,整理下发了《净化荧屏声频文件汇编》、《案例教材》、《汇报材料》三种文本,分别从理论要求、实践案例、总结反馈等角度进行指导和推进。各频道也根据自身运作情况,制定了《净化荧屏工作“八提醒”》等工作制度,使得一线人员在节目运作中有章可循,不给低俗之风以可乘之机。
2、加强节目管理
我台着力加强栏、节目管理,制定了《法制类、情感类、谈话类节目的基本规范》等材料,对新闻、专题、电视剧、电影、自办娱乐节目和引进节目提出分类要求;建立起栏目、频道、电视传媒中心、总台领导的多级自查和监看制度,对重点栏、节目,由总台专设的阅评小组负责监看、评议和反馈;少儿频道动画片的制作与播出严格遵守总局国产与引进的7:3的规定。
3、加强广告管理
我台在广告部门与下属频道分别建立广告审看机制,实现关口前移,切实杜绝不良广告进入荧屏声频。对保健食品类广告实行重点监控,不得谈及疗效;医疗器械类广告,严禁夸大功效,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专题广告,坚决禁播,仅2006年6月,我台拒播、停播的广告金额就达到了350万元。与此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我台还策划制作了一批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尤其是未成年人公益广告,确保达到每天不少于广告总量3%、黄金时段每小时内不少于3条的要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细化流程管理
在机构、制度到位的前提下,我台进一步梳理出宣传规划和管理工作流程,广播电视节目研发、制作、编排、播出、评估总流程和各环节分流程,使编前策划、选题报批、素材采制、文稿审批、三级审片、播后评估、重播重审等一系列完整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杜绝低俗之风等不良现象的抬头,实现宣传的全流程管理。
5、启动质量监控工作
我台于2004年组建节目阅评小组,对自办重点电视节目在节目导向、制作水准和节目品位等方面作出分析评价,为宣传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2004年底,我台从省人大、省政协、省政法委、省级机关工委、南京大学、丹风街道工委等10家单位聘请了新闻队伍行风联络员,主动接受行风评议; 同时,我台还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群众信访工作,建立受众意见处理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