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7年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广电总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相继出台各种政策,三令五申地要求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很多观众,特别是一些家长,对电视节目的低俗化反应也很强烈。
为什么低俗之风突然间充斥荧屏,形成了一股歪风呢?我们认为,低俗之风的泛滥并不是电视媒体独有的现象,而是社会风气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引进了市场经济,引进了西方很多好的东西的同时,一些腐朽低俗的东西也不可避免地被夹杂着带了进来。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少数电视台无视一些节目在内容与表现形态上的低俗格调,一味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片面追求收视率,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社会效益。这与传媒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引导功能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当前,要坚持媒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的功能,首先就必须抵制低俗化之风对电视媒体的腐蚀影响,让媒体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努力为弘扬和谐文化尽自己的力量。因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媒体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发挥大众传媒的大范围传播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因此,说到底,抵制荧屏低俗之风就成了当前媒体弘扬和谐文化的先决条件。怎么去抵制呢?根本的做法就是要把握导向,坚持社会效益至上,时刻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责任放在心中,不断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特别是在综艺方面,多做一些有文化品位的、具有艺术质量的、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
这样做,能寓教于乐,提升大众的文化层次,引导他们培养起正确对待人生的积极心态;从更宽广的意义上讲,还能激发大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对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我们广州电视台,地处粤港文化圈。南粤大地,在经济发展上,历来都是得风气之先的,所以也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低俗化的节目在广州特别容易生根发芽。然而,事实上,广州电视台不但没有去迎合低俗化的潮流,没有在广州电视的荧屏上掀起这么一股风,反而还逆势而上,在荧屏内外都有所作为,被业界知名人士概括性地誉为“广州现象”。
这个“广州现象”的意思是什么呢?大概就是说,在当下社会风气渐渐有些浮躁的时代,在低俗的真人秀节目,恶搞的娱乐节目一度泛滥荧屏的时候,在广州,反而出现了高雅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电视节目和电视活动,并且在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果要问我们是怎样造就这个“广州现象”的,我想我们可能就是凭借着始终坚持把“文化引导”的理念贯穿到各类节目中去,特别是贯穿到各种综艺节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