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CCTV指南频道 > 首页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广播电视大学简介

 

CCTV.com  2008年04月01日 11:45  来源:CCTV.com  

 

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年来,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为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我国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已经形成学科齐全、功能完备、特色突出、面向基层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在教学上,截至2007年,形成了一个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56所地(市)级电大分校、1875个县级电大工作站、3292个教学点组成的遍及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系统。在信息传播上,建成了融广播、电视、卫星、网络于一体,“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平台及教学信息传输、接收、反馈和管理系统,基本满足了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了服务平台。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为社会特别是基层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其中高等学历毕业生已经累计突破600万人,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累计超过4000万人次。特别是在1999年到2007年实施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8年中,仅开放教育累计招生458万人,毕业学生238万人,约占同期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1/8,占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1/3,占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招生总数的75%以上。

广播电视大学成立30年来,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探索了适应不同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的新模式。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大学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满足了各类社会成员在职学习的不同需求。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的远程开放本、专科教育、成招专科教育、电视中专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种技能培训等,将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中国广大城镇、农村和边远地区,使人们在当地就能接受高等教育和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文化科学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种跨越时间空间和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的优势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广播电视大学在校生中,有超过3/4的学生来自地市级以下的行政区域,超过90%的学生是21岁以上的在职人员,还有专门面向残疾人及其他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电大创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办学的成功范例

二是探索了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新路子,形成了“远程”、“开放”、“灵活”、“自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及其学习为中心”,电大通过对系统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总体优化设计,从适应和满足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需要出发,充分应用印刷、视听、卫星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建设多种媒体教材,并通过覆盖全国城乡的电大远程教育系统,进行“远程”、“开放”教学,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进行“灵活”、“自主”的学习。它使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以教的灌输为主”向“以学的需求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组班集体教学”向“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转变,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变革,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个性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是探索了合作办学、整合与共享教育资源的新途径。社会广泛参与是广播电视大学30年办学实践的一个显著特征。广播电视大学积极与普通高等院校、行业和企业联合办学,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的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开发各种社会资源来促进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电大被誉为办在“家门口的大学”,已经成为边远地区人才资源最重要的补给站。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迅速发展,为以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为首要任务的人们提供了学习机会,并在当地的人才开发资源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电大与教育、卫生、公检法、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系统进行广泛合作,对辖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远程学历教育、进修和培训,承担着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培养和补充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四是探索了有效保障远程教育质量的新机制。经过多年探索,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系统运作教学管理模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遍布全国城乡的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完善了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评分标准“五统一”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运作等一体化运行机制,有效保证了终身学习背景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始终是电大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之初,在教学上就开始实行“五统一”制度,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2006,以中央电大为主体,建立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标准”,推行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手册”和“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标准管理规范”,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系统;便捷高效的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建设;双向通信交互而稳定、可靠、惠及全体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教学过程有效监控为重点,以电大系统教职工全员参与为保证,注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大教育成功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对远程教育功能的新要求和新定位,也是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在内的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新使命。在终身学习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以电大为主体的中国远程教育,正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大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1.发展总体目标

——电大系统建设成为具有国内一流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一流的远程教学资源、一流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一流的远程教育研究水平、一流的远程教育队伍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综合办学实力居于世界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前列。

——中央电大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和国家远程教育中心;省级电大作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属高等学校,按照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建设成为当地的远程教育中心;地、县级电大建设成为当地的远程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

2.具体目标

——开放教育年均注册学生5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专科起点)20万人、专科3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20万人。建设40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专科起点本科专业,10个高中起点本科专业),100个高专高职类专业,10个中专专业。其中确定10个本、专科重点专业,形成5个特色专业,探索联合学位制度。

——非学历培训年均350万人次以上。

——建成开放教育1000门课程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成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教学资源1000种。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各地设立2000个学习中心。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收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100万件以上。

——建设覆盖全国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校园。建成中央电大联通省级电大的虚拟专网和远程接待系统。构建面向学生和家庭的卫星电视课程播出系统。整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各种应用系统,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学生提供基于移动代理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广播电视大学30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也确立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从创办之初,电大开展的学历补偿教育,使千百万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成人走进了远程教育的大课堂,为国民受教育水平特别是一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以来,电大得益于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远程教育方式从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展到了基于卫星、计算机、多种媒体和互联网络等多种资源和手段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一个全新的多种教学媒体组合的远程教育模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今后广播电视大学将更加优化远程教育结构,建设更多更优秀的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改造,搭建更开放、友好、方便覆盖城乡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体贴的更具个性化的支持服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做强做大广播电视大学,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雍莉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